记者6月30日从市农林科学院获悉,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市农林科学院自主培育的“濮豆820”入选河南省主导品种名录,参与完成的“粮—菇定区轮作改土技术”入选河南省主推技术名录,同时入选主导品种名录的还有由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小麦品种“濮兴5号”。
“濮豆820”是高蛋白大豆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23年获批中央财政重大品种推广补助试点项目。“濮豆820”属有限结荚中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06.7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87.1厘米;卵圆形叶,白花,灰毛,荚皮褐色;单株粒数81.4粒,百粒重23.7克。201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5.68公斤,平均粗蛋白含量44.53%,平均粗脂肪含量19.17%。
“粮—菇定区轮作改土技术”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稻麦等粮食轮作区设立一定面积的大球盖菇种植区,按年份定区有序轮作倒茬。水旱轮作、稻麦两熟是范县的主要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秸秆直接还田造成土壤病原菌积累,作物病害危害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与濮阳市农林科学院共同在范县陈庄镇和陆集乡建立示范基地,示范“粮—菇定区轮作改土技术”。水稻收获后种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收获后种植水稻;大球盖菇以水稻的秸秆为基质,菇渣还田培肥土壤,等量替代化肥。“粮—菇定区轮作改土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还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市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院聚焦种质资源创新,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先后育成了一批品质优、抗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研发并集成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濮豆820”和“粮—菇定区轮作改土技术”入选河南省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名录,是对该院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充分肯定。该院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力度,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培训指导,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覆盖率,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多元化食物供给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除“濮豆820”外,此次上榜的主导品种,还有由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小麦品种“濮兴5号”。“濮兴5号”是该公司用“周麦16”“豫麦49”“周麦22”育成的小麦品种,具有丰产、抗病性强、耐寒性好、面粉质量优等特点,于2017年6月29日在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国审。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位于南乐县,是一家集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繁、推于一体的科技型种子企业。选育的“濮兴花1号”花生新品种,“濮兴5号”“濮兴8号”“濮兴0369”“濮兴9-13号”等小麦新品系,都为我国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为国家粮食安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亓晓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