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麦浪滚滚;金穗飘香,丰收在望。5月中旬,小麦进入最关键的灌浆期。
南风拂过黄河北岸,范县城关镇西李庄村绿油油的麦田里,汩汩黄河水顺着干、支、斗、农、毛渠流入田间,化作滋养麦苗的甘露,微黄的小麦在春风中满足地舒展起身姿。“过去各村各户抢农时、争浇地,生怕错过这场‘孕穗水’,如今不但实现了自流灌溉,而且通过手机APP就能预约灌溉时段。”5月11日,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珊感慨道。
河渠为证 探访灌区看灌浆
小麦灌浆期,直接决定麦粒是否饱满、小麦能否丰收。
5月10日,记者走进范县辛庄镇西绦河村,只见一条条水渠通往村民各家的田地里,麦苗贪婪地吸吮着黄河水后更加翠绿。“黄河水直接通到田间地头,现在浇地省心又省钱,供水稳定、方便快捷。”村民王文孔高兴地说。
范县南邻黄河、北依金堤,境内黄河、金堤河、范水呈西南东北走势,形成“三横”水系;杨楼河、丹水、张大庙沟等6条沟河呈南北走势,形成“六纵”水系。以“三横六纵”骨干水网为基础,范县采取“蓄、引、联、挡、排、控”等综合措施,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较为完善的灌溉和排水系统。
引黄灌区在保障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范县现有彭楼、邢庙、于庄3个引黄灌区,骨干沟渠总长382公里,水网密度达3.25公里/平方公里,设计引黄能力75立方米/秒,为小麦灌浆提供了坚实保障。
骄阳似火 人水相谐画图新
近日,范县王楼镇东张村垂柳飘飘、碧波荡漾,来自市内外的游客纷纷拍照打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在省水利厅驻村工作队帮扶下,通过对7个坑塘和9公里沟渠进行改造,在东张村等7个村建成了集旅游、康养、健身、观光等于一体的柳溪小镇生态公园,并于2024年成功入围“濮阳八景”。走进东张村,大街小巷横平竖直,建有柳树一条街、女贞树一条街、柿树一条街、海棠一条街、月季小巷和翠竹小巷,一年四季美景不绝。
2024年7月,范县范水生态水利风景区被省水利厅批准为“河南省水利风景区”。近年来,范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累计投资1.27亿元实施范水综合治理,岸带绿化覆盖率超85%,“江河安澜、河通渠畅、水清岸绿、生态健康、人水和谐、景美文昌”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
智慧水利 科技赋能护安澜
范县全域属于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匮乏,不足全省人均的2/5、全国人均的1/1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推动水资源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转变,全国49个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试点之一——于庄数字孪生灌区于2024年实施完成,并以“需求牵引、应用至上”为原则,融合彭楼灌区、邢庙灌区及河湖水系构建起一中心、一张图、一平台“三个一”智慧系统。
在范县智慧水利中心,数字孪生系统春灌推演持续进行。大屏幕上,土壤墒情、气象预报、作物需水等数据交汇应用,动态灌溉方案实时生成。“于庄灌区智能控制系统就像水利的‘大脑’,能精准计算出每亩地‘喝’多少水。”范县水利局农村水利股股长牛雪峰边演示系统边说。
一股股清流进村入户,一条条渠道纵横交错,一座座水塘碧波荡漾,一项项重点水利工程加速建设……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正在范水大地绘就。记者 张西恒 岳彩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