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原油田通过技术创新与治理创新双轮驱动,建强数智电网,实现电网安全运行质效双提升,电网跳闸次数同比减少53%,安全运行供电可靠率达99.8%,创历史新高。
科技赋能,构建“主动防御”防护体系。电力调度指挥中心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实时生成电网“健康图谱”,大数据建模绘制的“红黄蓝”三级电压预警地图,标志着中原油田电网安全管理完成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的跨越。全域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无人机巡线覆盖主干网络,“人工+AI”双轨巡检使故障定位精度达厘米级,智能断路器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通过“一线一策”精准治理,完成防雷装置加装、绝缘化改造等工程,推广耐腐蚀金具等新材料,设备平均寿命延长8年,成功护航油田电网连续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违章“三零”目标。
内外协管,打造“多元共治”安全生态。创新构建“四位一体”治理模式,推动企业联动、企地共建、用户协同、社会参与。在柳屯镇韩没岸村,“电力安全卫士”微信联络群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隐患上报到处置响应不超过5分钟;在采油厂生产指挥中心,供电专人常驻办公使应急响应效率提升60%。通过实施联防联控机制,油田累计处理施工外力破坏风险63处,制止违章作业87起,打造绿色电力长廊千余处;与87家重点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与94个行政村建立联防奖励机制,开展用电宣讲超百场次,电网故障率下降47%;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接收有效线索27条,兑现奖励万余元。
互检互查,织密“集团作战”安全网。推行“查帮改”协同机制,基层单位动态组建“安全联盟”,累计攻克共性难题17项,濮东供电项目部防雨棚设计、文卫供电项目部“人工鸟巢”防害方案等创新成果实现跨区域复制。构建四维排查体系,采用“交叉检查+盲区互查”模式,对输配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实施全维度隐患排查。集团化作战模式使设备缺陷发现率提升15%,平均消缺周期压缩至1天,近两年油田消除隐蔽缺陷790余项,成功规避重大事故2起。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曾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