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市工信局聚焦“四高四争先”,锚定“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目标,坚持以制造业倍增行动为总牵引,全力以赴拼经济、优服务、促转型,为“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一季度,濮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脊梁更加坚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截至3月底,全市156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中,9个项目已竣工投产,94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政策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红利。
全力稳定基本盘
为确保实现“双过半”“全年红”目标,市工信局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实作风扛牢发展责任,不断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压实责任链条,凝聚攻坚合力,保持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的紧迫感,在项目落地、企业服务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力,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建机制聚合力。建立“常规调度+重点监测”机制,深化“行业+县区”协同联动,推动市、县两级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供电、税务、统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会商研判,提高上报数据关联指标匹配度,做到精准指导、精准调度,确保数据有效支撑度。
强监测重研判。严格落实“周监测预警、半月专项调研、月度深度分析”制度,聚焦全市38家重点企业及各县区产值前20名企业,对产能利用率、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进行趋势研判,实现生产经营动态全周期跟踪分析,及时发出预警提醒,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重协调稳运行。及时发现产值波动、产能下滑等生产异常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每月开展“企业难题集中推进会”,围绕原材料保供、用工缺口、物流梗阻、资金周转等痛点、难点,建立“问题收集—台账管理—部门联动—限时办结”闭环机制,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压舱石”、抓住增长“关键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更实举措推动工业经济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确保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靶向发力解难题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双过半”寥寥3字,字字千钧。“双过半”的年中目标在全年经济工作中承前启后、关系重大。唯有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争时间、抢速度,抓重点、攻难点,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完成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才能持续巩固全市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优服务提效能。市工信局将工业“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等纳入包保服务重点企业范围,持续扩大助企覆盖面;组建跨部门包保服务专班,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运用看现场、听诉求、谈对策、研方案、督进度、跟落实“六步工作法”,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滴灌、生产要素高效配置、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企业诉求限时办结。
强对接助生产。市工信局建立企业需求动态摸排机制,二季度将常态化开展六项对接活动(产融、产销、招商、产学研、人才用工、资产优化)不少于50场次,集中破解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资金周转、用工保障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切实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赋能增效。
强扶持增活力。为全面落实《濮阳市支持小微企业科创赋能绿色转型提质升级若干措施》,市工信局持续加强宣传解读,制定工作台账,落实落细税收等支持政策;紧盯产业发展短板,指导有关县(区)加快制订压力容器、汽车零配件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推动传统产业规范发展、提质升级;加力推动工业企业“小升规”,将纳入全市临规达规企业清单的87家“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57个新投产工业项目纳入包保服务范围,逐企建立包保服务专班,推动更多企业早达标、早入库,力争更多工业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升规纳统。
优化链群优生态
5月13日,走进盛源集团、盛久糖醇、蔚林科技、海源化工、雪汇食品、三净食品等生产企业,一排排全自动设备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快速运转,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企业上下全力以赴赶订单、忙生产。
为聚力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市工信局以《濮阳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为行动纲领,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指导县(区)制订科学翔实的产业推进计划,同步出台专项激励政策,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推进信德新材料产业园、东华工程科技聚乳酸等63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二季度完成137亿元投资,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升级。围绕产业链群基础高级化目标,市工信局持续深化“6+20”重点产业链群顶层设计,动态优化链长制工作机制,系统梳理产业链“四图谱六清单”(产业、技术、人才、装备图谱;重点企业、项目、园区、短板、创新平台、推进事项清单),精准梳理强链补链、技术攻关、精准招商、园区提质、协同配套和企业培育等六项重点工作,推动产业发展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协同”跃升,全面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标杆。市工信局以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市工信局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强化创新驱动、要素集聚和政策赋能,全力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头雁领航、盟员跟进、梯队协同”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重点支持20家产业链盟会长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5家省级头雁企业示范效应,打造链群发展“强引擎”。
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抢抓区域协同发展机遇,市工信局组织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系统梳理产业承接需求清单,创新“靶向招商、精准对接”模式,建立“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的项目推进机制,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胡月 葛秋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