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9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一码集成”改革目前已在我市全面推开,业务覆盖13个许可部门32个许可事项,企业申请材料由20多份压缩至2页,许可时限由最长100多天压缩为1天,全市已颁发“一码集成”营业执照44558张。
据市市场监管局注册科负责人介绍,企业经营涉及后置许可的行业,特别是涉及多项后置许可的行业,因申请材料繁多、审批环节复杂、许可手续烦琐,导致办理时间短则1个月,长则3个多月,成为制约经营主体发展的“顽疾”。为有效破解这一瓶颈,我市从2021年起,创新性推行“承诺即准营”,变“先提交材料、再现场核查、最后发许可证”为“承诺即准营、当场就发证”,并把所有许可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加载到营业执照上,从而实现“一码集成、一照准营”。
再造审批流程,实现“承诺准营”。分批对“全国一张清单”以外涉及面广、办件量大且环境影响小、风险可控的高频后置许可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告知承诺,将材料提交、现场检查等环节置于许可证领取之后。申请人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领取涉企经营事项告知书、递交申请表和承诺书,办事窗口当场给予其许可经营资格,彻底解决了“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
完善配套政策,实现“当场办结”。配备“一码集成”企业首席服务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帮办。开发了“一码集成”软件系统,将企业开办基本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做到联审联办、当场办结。出台行政许可“审核合一”制度,受理、核准等办证环节业务全程由同一人员负责。
推行信息集成,实现“一码展示”。设立“一码集成”改革综合窗口,企业领取加载有许可信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后,只需悬挂营业执照即可经营,实现了“一企一照、一照准营”。同时,群众可通过微信、“i濮阳”小程序等扫描许可信息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相关信息。
推行“放管结合”,弥合“监管缝隙”。对一般行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把市场监管领域60家相关单位及9个县区全部纳入省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监管。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建立健全以产品编码管理为手段的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
持续深化改革,打造“一码集成”3.0版。利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应用平台,打造“一码集成”3.0版。2024年12月,濮阳市“企业码”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将企业所涉及的登记注册、经营许可、信用承诺、行政处罚等信息汇集到“企业码”中,为企业绘制“数字画像”,赋予企业数字身份,实现了“一企一码”。
“一码集成”改革实现了“三方共赢”:一是企业办事更方便,只需跑一次路、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当场领取加载有许可信息二维码的营业执照;二是许可部门服务更高效,打造了“极简”办事流程;三是群众消费更放心,社会公众可通过手机扫码,随时了解许可证照信息、政府监管效能、诚信经营情况等内容。
目前,“一码集成”业务已覆盖全市13个许可部门32个许可事项。其中,10个事项通过线上方式实现“一码集成”,22个事项通过线下方式实现“承诺准营”;企业申请材料由20多份压缩至2页,许可时限由最长100多天压缩为1天,营业执照当日发放率98%以上,许可证当日发放率97%以上,网上办件率96%以上。全市已颁发“一码集成”营业执照44558张,经营主体通过承诺准营端口办理许可事项5033户,企业活跃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