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月都能看到审议意见办理进度,问题解决到哪一步一目了然,监督更有针对性了。”4月28日,在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会议上,委员们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微创新”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审议意见落实“最后一公里”,通过建立“靶向问效、双单对照、月度追踪”三项创新机制,推动审议意见从“纸面”落到“地面”,确保审议意见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一府两院”的具体工作措施。
重点发言人制度激活监督“神经末梢”。为避免出现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泛泛而谈、“蜻蜓点水”的现象,市人大常委会在坚持分组审议和联组审议相结合、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应询的基础上,探索推行重点发言人制度,根据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类别,确定6名熟悉此项工作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专业人大代表作为重点发言人,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主题提前准备发言提纲,确保能够议到点子上、讲到关键处。同时,邀请公民代表全过程参与议题审议,听取意见建议。“以往常委会会议过程中时常存在审议发言不踊跃、中心不够突出、发言质量不高的问题,导致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发言人制度能够有效克服以上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建说。
审议意见清单与问题落实清单“双单联动”,实现监督闭环管理。市人大常委会将审议意见细化为具体问题条目,明确责任单位和研究处理时限,形成“问题清单”;承办单位对照清单制订研究处理方案,反馈工作推进情况,形成“落实清单”。“双单联动”机制通过清单明责、精准督办、闭环问效,推动监督工作从程序性交办向实效性落实深度转化。这项机制在去年已有成功经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双单联动”,推动养老服务项目资金监管、部分养老机构配套费减免等36项共性问题289个具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督促有关部门对中原油田4566名退休职工发放高龄津贴;对15个政府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以问传压、以评促改,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月审议机制,成为做实审议意见办理工作的“关键钥匙”。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重点议题,每月审议承办单位关于意见办理情况进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这一机制打破了以往“三个月内出结果,好坏照单全收”的被动局面,让监督频次从“低频”转为“高频”。市人大常委会在连续15年审议市政府法治建设情况报告的基础上,采取“长+短”的方式,通过月审议进展报告,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市政府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今年第一季度适用“四张清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5436件、减轻处罚决定51件、从轻处罚决定55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6件,为企业营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帮”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创新工作的核心在于将监督压力转化为落实动力。”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剑飞表示,“微创新”实施以来,审议意见落实率得到明显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化数字化赋能,把人大监督与基层高效能治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和人大代表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为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人大动能。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刘广涛 许相哲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