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水线上,注塑、焊接、充气,工人们在熟练地操作机器;成品仓库前,工人们正忙着装车……3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清丰县双庙乡沙格寨村的鸿运打火机厂,厂房内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看着一车车的打火机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总经理史周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史周强是清丰县纸房乡人,下岗后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跑过货车,经营过化肥门店,2008年在朋友的带动下,到浙江义乌一家打火机厂打工。6年的时间里,他历经多个生产岗位,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生产打火机的一系列工艺操作。“在外面拿再多的工资,也是给别人打工,不如返乡创业大干一场。”抱着这种信念,2014年,史周强回到清丰老家找了一处10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成立了自己的打火机厂。
刚开始起步时,工厂做的是纯手工组装。史周强从周边招了一些工人,他既当老板又当技术员,手把手地教。“那时候,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40人,学会技术了,在家也可以做。”史周强说,这几年时间里,他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也开拓了一些客户。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史周强在清丰县和双庙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双庙乡沙格寨村建了3000平方米的新厂房,从原来的手工组装转变为半自动化生产,拥有规模化生产线3条,主要生产普通打火机、定制礼品打火机和防风打火机,并注册了“添发”商标,产品销往内蒙古、山东、陕西、山西等地。打火机厂现有员工120余人,并带动周边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没法外出打工。在这儿上班,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感觉比外面打工还强哩!”家住附近村的工人万静丽满意地说。一旁的史周强接过话茬:“这几天,工人们正在赶做的是山东临沂一家20万元的订单。能有钱赚,大家每天都干得很起劲。”
10年间,史周强摸爬滚打,利用积累的人脉和资源,把工厂从一间手工作坊发展到如今年产打火机6000万个、产值300余万元的工厂。
“别看打火机小,一个才一元钱,但是却点燃了我的创业梦,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增收。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史周强表示,下一步,他计划将厂房扩大到5000平方米,继续增加生产线,力争年生产能力提升至1.5亿个、年利润达到800万元,将打火机产品做精做深,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正在和非洲一家企业洽谈合作,希望今年在产品出口方面有所突破。”史周强满怀憧憬地说。记者 樊欣欣 李振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