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为持续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我市锚定低效闲置土地,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使“沉睡资源”变成“发展活水”,妥善化解了金宇市场、劳动市场、中原市场等多年来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市政府印发《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究制订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指南,编制市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政府收储、自行开发、市场主体改造等再开发模式。全市积极探索土地混合开发、空间复合利用等差异化激励政策,充分结合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地下分层设立、分层供应、分层登记,推进建设用地“一变二”立体开发利用。
推动油地融合发展。市政府与中原油田签订《协同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发展合作协议》,针对油田区域用地零散低效、业务形态转变、国有资产盘活等实际,通过土地收储激励政策引导,做活存量土地盘活、低效土地再利用大文章,共同推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有资产利用效益,实现互利共赢。
完善土地收储机制。全市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供应”的土地储备管理体系,探索将难以独立开发的零星低效用地与相邻地块一并出具规划条件,实施分步盘活、整体供应。
探索收益激励政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对原划拨性质的住宅、商服用地(含租赁人出资征用并取得租赁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及原工矿仓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调整为经营性住宅、商服用地的,收储时除给予合理补偿外,另按照相当于土地净收益的25%奖励原土地使用权人,有效调动各方参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积极性。
鼓励自主挖潜增效。持续开展存量闲置产业用地盘活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工作台账,制订处置措施,明确处置时限。对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闲置的产业用地,鼓励企业通过自主招商、合作开发、转型升级等方式盘活。同时,引导企业紧密围绕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案,引入符合市场需求且环保达标的新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2024年,我市累计盘活存量低效用地3388亩,占全市供地总量的35%,同比增长58%。其中,市本级盘活存量低效用地704亩,同比增长277%。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王丽 杨艳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