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踏入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古老农具,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明白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塑,展现了民间艺术的技艺和无限创造力,让我学会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前不久,南乐县寺庄乡小学学生邱思瞳参观提档升级后的南乐县民俗博物馆时说道。
新年伊始,位于南乐县寺庄乡岳村集村的南乐县民俗博物馆经过2个月时间的提档升级,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提档升级后的民俗博物馆从收藏数量到陈列展览,从布局设置到旅游路线的“一气呵成”,都让人眼前一亮。体验式的舞狮表演、面塑制作,更让小朋友们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了南乐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提起博物馆,大家第一反应是“高大上”、只有城市里才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南乐县民俗博物馆的屡次“出圈”,成为广袤乡间一道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
“2015年开馆当年,收藏的藏品有1万多件,2024年经过寺庄乡党委、乡政府的积极打造,进行了提升,现在藏品将近3.7万件,共设有8个展厅,展厅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南乐县民俗博物馆馆长岳红昌笑着说。
据了解,南乐县民俗博物馆于2015年免费向游客开放,至今建馆已有10年时间,现收藏有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饮食起居、民俗礼仪、手工记忆、红色收藏、古书、艺术品等民俗展品3万余件。这些展品有的是岳红昌家祖传的,有的是他从各地淘来的,还有的是朋友、亲戚和四邻八舍的义务捐赠。这几年,随着民俗博物馆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随着藏品越来越丰盈,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迁,使民俗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
南乐县通过资金支持、文化赋能的方式,打通了民俗博物馆建、用、管环节,不仅很好地守护了传统文化,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还带旺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南乐县民俗博物馆已接待来自郑州、新乡、邯郸、聊城、菏泽等周边城市的游客以及濮阳市当地的中小学师生共计6万余人。
“博物馆的提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现代表达,同时拓宽了展览空间,让更多珍贵的民俗老物件得以展示、焕发新生。扩建后的博物馆,可以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我们会持续加强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南乐县寺庄乡党委书记张利忠表示。记者 宋仁志 通讯员 贾红敏 王梦菲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