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保护和治理同频共振
——濮阳交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硬答卷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19 07:24:29   

12月18日下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濮阳专场在郑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黄河战略实施以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深入贯彻“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重大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硬答卷。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我市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印发实施了《濮阳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向、目标和举措,谋划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优化及气候变化应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污染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流生态流量改善等15项重大工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实效提供坚实保障。

在平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长47.5%,增速居全省第1位;2024年1至10月份,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51.6%,增速居全省第1位。与此同时,我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我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市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濮阳的关键任务,加快重点链群发展,促进制造业倍增发展。抢抓 “沿黄地区绿色能源生态廊道”建设机遇,有序推进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4.3%,超额完成“十四五”下降15%的目标。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全市报废汽车 1.1万辆,更新用能设备5.3万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等废弃物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3.5%。加快老旧小区节能降碳改造,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施黄河滩区综合治理、沿黄湿地生态修复、国土绿化行动等工程,绿色已成为濮阳最亮丽的底色。

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位于全省第一方阵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黄河干流水质类别达到二类,流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位于全省第一方阵。

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我市积极谋划打造“无废”绿色能源供应高地模式、畜禽粪污协同多元固体废物利用模式、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利用模式、生物基材料应用示范模式、铅蓄电池“无废”产业链模式等五大特色亮点模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落地开花。今年8月10日,我市成功入选省级“无废城市”名单。

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

我市把利用好水资源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总供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降低30.6%、13.5%、51.6%。

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引黄灌区引水输水,全力保障农业、工业、生态用水需求。实施农村供水“四化”,让全市人民全部喝上了南水北调水(丹江水)。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引黄入鲁工程,大力保障河北、山东用水需求。科学引黄调蓄,建成引黄调蓄工程3处,年调蓄水量4800万立方米,实现总量可控、高效利用、多源互补、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此外,我市还纵深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全面推进工业企业节水装备技术更新改造,持续实施再生水提标改造,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综合治理,地下水水位实现止降回升。濮阳市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所辖五县一区全部被评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唱响黄河文化“大合唱”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深入挖潜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多维度多形式讲好黄河故事,坚决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担当。

开展黄河文化资源专项普查,编制了《濮阳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共有7处历史文化遗址入选《河南黄河文化地标》,5个项目入选河南省“黄河礼物”非遗文创产品。依托黄河文化优势,提出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的目标。

在弘扬黄河文化过程中,我市注重讲好黄河故事。濮阳杂技《水秀》(黄河版)被推荐为“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杂技剧《进攻令》和豫剧《黄河红帆》《八都坊》《瓠子歌》、四平调《黄河人家》等多部作品获得国家奖项和艺术基金支持。新编历史廉政剧《吴隐之》荣获第十届黄河戏剧节最佳剧目,12月初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成功展演。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濮阳作为豫东北门户城市,黄河从我市出省,还肩负着“2+3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联防联控任务,生态环境战略地位特殊、位置重要,必须锚定目标、先行一步,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出濮阳经验。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核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濮阳。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市域内97条河流水环境质量监测监管,全市处处呈现出蓝天碧水的美丽景象。加强“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用“生态颜值”提升了“城市气质”。记者 岳彩寒 袁冰洁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