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群众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升级。
“民有所思,我有所动;民有所愿,我有所为。”一直以来,濮阳市委、市政府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办理民生实事的进程中,濮阳市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大办理力度,努力在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上下功夫,让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12月6日
记者自濮阳绿色热源运行调度会上获悉
濮阳绿色热源供应中心项目
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正式投入运行状态
新增供热能力1050万平方米
图为濮阳绿色热源供应中心航拍图。记者 僧少琴 摄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热源单一,缺少自备热源和应急热源,一旦遭遇极端强降温天气、锅炉故障等情况,群众用热体验就打折扣,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一状况,2023年底,市委、市政府广泛征求民意、多方科学论证,下决心实施绿色热源供应中心项目,并将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该项目分油田区域、西区、南区,包括14口地热井、3台燃气锅炉、1座中水能源站,1座新能源机房以及空气源太阳能系统等,总供热能力达1050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工程量大、手续复杂、时间紧迫。自7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市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统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市城市管理局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先后召开56次推进会议,由县级干部盯守现场,科学调度手续办理、施工建设、设备考察等各环节,集中精力、多头并进,实时跟踪督导,严把时间关、质量关、安全关。市热力公司在三个区域成立三个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细化任务分工,台账式推进落实,实行交叉作业和“三班倒”、日调度机制,24小时不间断作业,提前完成油田区域地表清障,迅速实施地热勘探,及时了解地质情况、地热温度等关键数据,同步推进水、电、气、绿化等配套设施,实现项目设计、招标、施工、试运行等紧密衔接,全力加速项目的推进步伐。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鏖战”中,市督查、财政、发改、水利、自然资源、住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投资集团等单位,华龙区、经开区、示范区、濮阳县等属地政府,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围绕手续办理、资金保障、施工协调、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协调联动,同心发力,共同推动项目建设马力全开。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仅用时132天就完成原本6个月的工程量,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濮阳速度”。记者 岳彩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