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婚俗改革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改出爱的新“婚尚”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23 07:17:20   

婚礼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四礼之一,蕴含着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希冀。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婚俗改革作为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让爱回归本真,让婚礼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美好仪式。

树典型 引领文明婚俗新风尚

近日,濮阳县海通乡刘吕邱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成了乡亲们热议的话题。

婚礼当天,没有豪华车队穿梭于乡间道路,没有奢侈的酒席铺张浪费,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简单而又不失温馨、传统而又充满浪漫的仪式。新郎刘少勇拿起话筒,为自己的婚礼担任主持人,整个婚礼过程洋溢着幸福与和谐。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娘丽丽(系化名)在婚礼上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她不要一分钱彩礼。这一决定在乡亲们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纷纷为丽丽的懂事和体贴点赞。丽丽表示,她与刘少勇相识相知三年有余,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深知农民挣钱的不易,也体谅老公家庭的负担。因此,她决定简办婚事,拒收彩礼,让爱情回归本真。

“真没想到儿媳那么懂事,真是减轻了我们不少的负担。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会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儿媳好。”新郎的父亲对此感动不已。据他透露,按照濮阳县之前的习俗,彩礼钱已从十几年前的七八千元涨到七八万元,有的地方还讲究“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等,导致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如今,丽丽的选择,无疑为广大农村带来了一股清流。

广宣传 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9月19日,在华龙区婚姻登记处,一对新人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宣读结婚誓词,许下对彼此的承诺,共同迈入人生的新阶段。“今天的婚姻登记很有仪式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婚姻的意义和责任。我们会响应文明婚俗的倡议,婚礼简办,争做文明家庭。”前往登记领证的市民张艳艳说。

回顾今年的七夕佳节,我市婚姻登记部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登记小高峰。为给新人留下难忘的回忆,同时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我市各婚姻登记处提前着手、精心布置。

作为婚俗改革的“前沿阵地”,我市各婚姻登记处充分利用七夕节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期,通过投放婚俗改革宣传资料、设置宣传版面等方式,大力宣传文明节俭的婚俗文化。在候登区、咨询台等区域,新人可以随时取阅资料,了解婚俗改革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更加自觉地践行婚俗文明新风尚。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宣传,我市婚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新人摒弃陈规陋习,选择婚事简办、喜事新办,用实际行动引领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婚俗改革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让文明婚俗新风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同时,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每一对新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建机制 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尚

今年,我市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深化移风易俗新内涵,不断推进婚俗改革精准化、专业化、多元化、立体化,建立并完善一系列长效机制,让文明婚俗新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主动宣传和落实婚俗改革各项规定和措施,积极引导家庭成员、直系亲属自觉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陈规陋习,带头少要或不要彩礼。

大力推行婚嫁彩礼限高标准,结合实际完善婚嫁彩礼等限高标准,引导群众少要或不要彩礼,对不要彩礼的家庭广泛宣传,对索要和收受高价彩礼的行为公开曝光,对违法行为依法打击、从严处理。严格控制酒席规模、酒席标准、婚车数量、随礼金额,减轻群众负担。

发挥红白理事会在治理高价彩礼、铺张浪费方面的作用,把德高望重、群众公认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新乡贤等先进代表吸纳进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红白理事会的领导,提供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平台。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做到切实可行、便于实施。

推广党政领导参加喜事新办家庭婚礼制度,让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有荣誉、有地位、受尊重,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热情。记者 吴丹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