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日报》伴我成长

作者:张迪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13 08:19:02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是我加入濮阳日报社的第14个年头。一时间,无数感慨涌上心头。

曾记得,濮阳日报社成立初期,租赁着中原油田的一个办公楼。后来,市政府批复办公建设用地,也是直至现在还在使用的办公场所。那时候,红砖墙内,仅有如今印刷厂的三层小楼和一个四合院。小楼的二楼是印刷厂的办公场所,三楼是职工临时住所,我们全家挤在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那时,一楼印刷机的轰鸣声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摇篮曲”。中间的四合院则“装”下了所有的报社职工。

转眼间,《濮阳日报》将迎来创刊40周年,而我也陪它一起“走”了35年。

童年时期,《濮阳日报》《濮阳日报·龙乡晨刊》等,给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数色彩。我时常会拿起尚有余温,且带着墨香的它们阅读。那时,我的课外书很少,报纸算是最容易找到、最常见的课外读物,也是离我最近的公开出版发行的读物。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怀揣着对新闻的热爱,2010年,大学毕业的我来到濮阳日报社工作。从《濮阳早报》到《濮阳日报》,身为记者的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事儿,也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我助力改善了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挽救过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欠薪农民工及孩子的生命,救助过猪娃“小洪波”破碎的童年……

从1989年,年仅2岁的我初识《濮阳日报》开始,到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仍与它并肩奋斗。不管是报社最早的办公场所,还是如今的办公大院儿,可以说,《濮阳日报》承载着我的许多记忆,从小到大,一路伴我成长。如今,我的父母已经退休,而我也接过了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崇高的新闻事业而奋斗着!

曾经,我只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懵懂青年,心中有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如今,再看看镜中的自己,已褪去了青涩与浮躁,留下了勇气与坚强,这是濮阳日报社带给我的改变与成长。

曾记得,我刻苦学习新闻业务,努力提高写作技能,只为了更好地记录濮阳的发展;曾记得,我们头顶着烈日,走遍龙都的大街小巷,将《濮阳早报》发放到市民的手中。收获来源于辛勤的耕耘,耕耘从不问春夏秋冬,从不管严寒酷暑。不畏艰难,渴望成长,这是濮阳日报社带给我的磨砺与担当。

《濮阳日报》在我成长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而每一位努力着的濮报人,也见证了《濮阳日报》的发展。他们在各个岗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犹如点点星光,凝聚成浩瀚的海洋,我们才得以在《濮阳日报》璀璨的星河中,更好地成长成熟,发热发光。

刚入职时,我以为记者这个职业自带光环,很容易让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14年间,拿着笔和本子,我经历了很多新闻故事,有的惊险刺激,有的温暖感人,有的发人深思。在经历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真实故事后,我才知道,别人对我投来的那束目光,不是羡慕,而是信任,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我们肩上扛着责任、脚下踏着坚持,应该坚定地前行,用心记录社会、记录真实、记录爱与感动……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