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聚力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攻坚求突破
——二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8-29 07:44:4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强调,要聚力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攻坚求突破,坚持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总牵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集中资源攻坚,由点及面带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具体路径。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动力显著增强,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规范化运行,雷佰瑞公司攻克甲苯二胺加氢工艺“卡脖子”技术,君恒实业突破新型高阻隔性尼龙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化工新材料产业分中心率先获批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细分产业分中心,盛通聚源中原学者工作站成立……实践证明,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关键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聚力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攻坚求突破,必须壮大创新平台。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要发挥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龙头牵引、仓颉实验室和中原实验室两翼发力作用,建立协同开放创新体系,力争实验室首年出成果;持续谋划推动国家级平台“预备队”建设,尽快结束我市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历史;围绕重点产业链争创省级平台5家、布局建设市级平台30家以上;持续抓好创新平台考核评价,强力推动孵化器二期项目建设,尽快投入使用。

聚力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攻坚求突破,必须培育创新主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夯实壮大创新主体的增长极,力争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激励企业创新研发,确保年内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在80%以上,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

聚力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攻坚求突破,必须注重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早日建成覆盖豫北、辐射全省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高地;全力打造“濮科汇”产学研品牌,年内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00场以上、合作结盟企业和科研单位100家以上,促进优质成果在濮落地转化。

聚力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攻坚求突破,必须强化人才支撑。人才资源是推动创新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引导高校聚焦企业需求、围绕产业发展,培养基础性产业创新人才;加快落实“1+14”人才引进政策,年内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30人以上;推动更多本土人才纳入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鼓励培养青年人才参与重大科研任务。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征程上,让我们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抓住用好中央、省委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大机遇,以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