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日报》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在她的影响下,我在我们村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新闻转播员。
时光回到1991年,当时我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一天,父亲找村干部开证明,顺手带回家一份报纸——《濮阳日报》。在那个年代,我几乎没有任何课外读物,父亲带回来的报纸就成了我唯一的课外读本。我发现这份报纸涵盖面很广,有濮阳本地新闻,也有国内国际新闻。我入迷地看着报纸,发现我们的世界原来如此广阔,在乡下玉米拔节、红薯苗匍匐蔓延的时候,濮阳的干部群众在轰轰烈烈地宣传“五讲四美三热爱”。这阵清风也刮到了乡下,放养家禽开始圈养,畜禽粪污被收集起来,成为最好的农家肥……
父亲看我喜欢读报,就问我报纸上面写的啥。我把最感兴趣的新闻讲述给父亲听,父亲大字不识几个,但听了我的讲述,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后来,父亲就经常从村里借《濮阳日报》让我阅读,每次的吃饭时间,我都会把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讲给全家人一起听。
一次,我到村口玩耍,几位长辈听说我爱读报,就让我讲一讲。我凭着记忆讲述了从《濮阳日报》看到的新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了各种政策颁布实施的原因。他们说我讲得好,比听收音机有趣多了,因为收音机不能停下来,也不会有人解答,而我随时可与大家交流,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读报读得越多,我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写起作文来各种材料信手拈来,学习成绩也更好了。
后来,我一路读书考到了外地上学。放假回到家,看到桌子上堆放着一叠厚厚的《濮阳日报》,那是邻居大伯给我带回来的,也是父母对于在外读书孩子的一份思念。每次我回到家,不善言辞的父母总说:“《濮阳日报》给你放在桌子上了。”
我长大后在外地工作。一段时间里,我了解家乡变化的唯一且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家乡的《濮阳日报》。每次看到家乡发生大变化、取得骄人成绩的新闻,我就欢呼雀跃。
时过经年,如今我已经为人父,仍在继续关注《濮阳日报》的电子版。我希望通过《濮阳日报》了解家乡的消息,也让我的孩子明白,濮阳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濮阳日报》就是联系我们和家乡的纽带。
《濮阳日报》,生活有你更精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