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主桥鸟瞰图。本报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张清森 侯婷婷 张志华 摄
7月5日,随着最后一节钢桁梁被精准吊装就位,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黄河两岸的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濮阳市成功实现河上“牵手”。
黄河特大桥主桥是雄商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主桥全长1600米,总用钢量约4.3万吨,采用“一联九跨”连续钢桁梁结构,具有“长联、大跨、高速、无砟”的特点,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施工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引入数智建模、桥梁智能监测等新型工艺工法,有效破解了跨黄河主河道施工、钢桁梁大悬臂架设、高处作业安全管控等施工难题。
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主桥合龙施工工序复杂、精度要求高。“想要实现高质量‘缝合’,就要练就‘绣花’功夫。”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大跨度连续钢桁梁多点悬臂架设技术、长联钢桁梁合龙技术研究,预先建立桥梁三维模型,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与合龙口敏感性计算分析,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大桥合龙前,对大桥在不同温度下的各项指标进行反复测量,收集合龙口数据;合龙过程中,采用三维千斤顶消除合龙口横向、竖向及转角偏差,利用温差效应消除合龙口纵向偏差,利用温差效应进行精确合龙。经过现场技术人员紧张有序的施工,合龙口最终实现高精度对位。
雄商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雄安站、南至商丘站,线路全长约552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雄商高铁建成后,对引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我国三大战略纵深发展,助力建设千年大计“雄安新区”,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张清森 侯婷婷 张志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