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让科技创新活力在龙都大地充分涌流
—— 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掠影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5-30 07:23:0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当成首要任务来抓,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健全,科技创新释放的无穷活力,正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如今,一位位优秀人才扎根濮阳,一个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龙都大地上不断萌芽、长出新叶。

创新生态越来越优化

1月10日,在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我市荣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技术发明奖1项;

1月12日,省级人才平台“中原学者工作站”获批;

2月9日,省实验室“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获批;

3月中旬,新增2家省重点实验室;

4月17日,市科技局进入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最后一轮等额公示(全省唯一一家地市科技局)。

…………

良好创新生态是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目前,我市创新工作显示度逐步提高,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79.4%。市县联动服务企业创新力度更大,全市征集企业需求500项,办结303项,在省科技厅综合服务平台排名全省第三。

可以说,全市上下在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上,形成了共识,营造了良好氛围,创新已成为新时代濮阳鲜明的标识。

平台建设越来越完备

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我市为提升平台能级,锻造科技创新“大载体”,打出了组合拳:

——以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为牵引,辅导43家创新主体完成市级平台申报;

——启动创新平台绩效考评,对全市309家市级平台进行逐一评价;

——主动与高能级平台对接,为争取国家级平台在我市建设分中心或中试基地打基础;

——指导帮助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和仓颉实验室、中原实验室完成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

目前,我市共有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07家。其中,省级研发平台96家(省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家,省中试基地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4家)。

主体培育越来越精准

企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发挥企业作用,只有坚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鼓励支持企业围绕产业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才能全面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我市坚持点上突破,重点针对规上工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逐个筛选,选育出31家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坚持面上开花,系统培训政策“明白人”。坚持供需导向,为全市242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激活科技金融,目前131家企业提出融资需求,金额达4.74亿元。

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高效

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我市积极对接中国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8所高校,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合肥研究院、郑州分中心、兰州化物所、大连化物所等4家科研院所,合肥科大硅谷、宁波家联科技、南京中船鹏力、北京本全天元等9家科技型企业,遍及6个省10个地市,举办成果发布会3场、项目对接活动10次,达成合作意向17项,并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国家队”交上了朋友。

据统计,前4个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8.2亿元,同比增长74.47%,20项科技成果汇入国家火炬中心成果库。

“这是一个寻找队伍的时代,企业结伴而行方能行稳致远。这是我们最近外出考察学习的深刻体会,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实施越来越聚焦

聚焦提质增效,市科技局班子成员带队逐一走访全市正在实施项目的54家企业,实时掌握项目进度,立行立改问题12项。

聚焦科学评价,及时调整充实专家库,新增入库专家102名,总数达到370名。

聚焦主导产业,在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布局实施攻关项目14项,占项目总数的70%。

聚焦技术突破,支持盛通聚源、蔚林、宏业、联众、雷佰瑞等5家企业实施研发联合基金重大项目,支持资金2500万元。

聚焦财政资金带动效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作用,撬动企业研发投入5亿元。

工作合力越来越凝聚

市人才办、市人社局积极落实“1+14”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引育流程,落实科技类专项人才奖补194万元;1至4月,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2689万元,同比增长4.4%……

科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需要全市上下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争做创新濮阳的参与者、培育者、维护者、贡献者,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现代化濮阳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5月22日,市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市委科技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科技工作站在了新起点、踏上了新征程。相信我市一定会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让科技创新的活力在濮阳充分涌流,不断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记者 王莹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