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秀街上游人如织,图书馆内书香四溢,明月湖上浪花翻滚,将军渡口深情缅怀……今年“五一”假期,在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市民高涨出游热情的双重推动下,我市文旅市场处处呈现繁荣兴盛的喜人局面,描绘出了一幅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新时代精神文化生活图景。
谋划到位:从玩得好到玩得安全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听听大家对我市‘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的建议。我们策划的近百项活动介绍已发给大家,欢迎大家逐条对照向我们提出意见。”4月29日,市文广旅体局会议室内,全市文旅座谈会在此召开,市文广旅体局向媒体代表、网红达人、文旅专家征求“五一”文旅活动意见,力求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游玩体验。
“感觉这两年,文旅部门更注重对文旅活动的组织了。”看了“五一”假期活动安排表后,《河南经济报》记者赛晓飞深有感触地说。
全市文旅座谈会,只是我市文旅部门提前谋划“五一”假期活动的其中一项举措。自4月中旬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就启动“五一”假期文旅活动的准备工作。召集全市各县区、各景区有关负责同志开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推出适合市民游玩的文旅项目。4月底,市文旅部门先后两次发布“五一”假期活动安排,让市民提前知晓各景区“五一”假期的看点、玩点在哪里。各县区高度重视假期文旅工作安排,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等县区主要领导宣传推介本县区文旅活动、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往旅游。
安全工作是节日文旅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万正峰在“五一”假期到来之前,深入我市部分景区调研,要求千方百计提升文旅水平,守牢节日安全底线。按照部署,各景区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力争不留任何安全隐患。“五一”假期期间,市文旅部门组成安全工作专班,分赴各县区、各景区开展安全检查,每天发布安全提醒,保证我市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让市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五一”假期。
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逐渐走上前台,我市文旅部门狠下功夫进行文旅塑造。2023年,我市开展“濮阳八景”评选、“濮阳人游濮阳”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文旅热度。今年,我市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景区服务水平,完善宣传、组织等工作,目的就是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游玩体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遇见“诗和远方”的同时,提升濮阳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文旅撬动消费,以文旅促进发展。
供给升级:从有可玩到玩得新鲜
“你今年多大了?哪里来的?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台上“王婆”与嘉宾幽默互动,台下观众掌声不断,这是濮阳县濮水小镇推出的“凤凰说媒”的现实场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凤凰说媒”的火爆程度,丝毫不亚于开封万岁山的“王婆说媒”,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推介自己。濮水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假期期间,濮水小镇携手凤凰说媒共同打造公益相亲会,为市民提供交友平台。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报名,经线下严格审核后,方可登上相亲舞台。仅5月1日当天,就有1000余名未婚青年报名。
5月1日,濮阳县四牌楼历史文化名街内,一群身着宋服的“官员”簇拥着“皇帝”,浩浩荡荡穿过街区,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拍照。这是濮阳县特别推出的澶渊之盟实景演出,好看好玩,让人大呼过瘾。
走进板桥古镇,只见景区内人头攒动,跳大绳、蹴鞠、杂技等项目引得游客驻足观看,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而在毛楼生态旅游区的郑板桥纪念馆内,老馆长刘训江不顾年迈亲自上阵,为游客讲述郑板桥的故事。非遗项目展演、陶模艺术等,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5月1日当天,记者在华龙区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看到,这里除了传统杂技表演,还有许多好看好玩的项目。在5D太空飞船体验现场,主办方利用座椅特效和环境特效模拟,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太空感受,让人体验了一次虚幻仿真、惊心动魄的冒险旅行。华夏神木博物馆特意安排文化讲座,游客玩累了,坐下来听听讲座,既舒适又增长知识。
类似的活动,我市还有很多。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各县区、各景区共推出近百项文化旅游活动。尤其是一些老牌景区,推出了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项目,游客在任何一个景区都能享受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保证玩得好、玩得尽兴、玩得新鲜。
内涵渐丰:从纯游玩到玩得多样
“我这个‘五一’假期有两天是在市图书馆度过的。一天是看书学习,另一天是听读书讲座。”市民刘女士表示,不休息的图书馆,为市民多了一种休闲、学习的选择。
与市图书馆一样,市博物馆“五一”假期期间也没有“打烊”,除了文物展览、书画摄影展览及“三李”事迹展览外,还专门举办了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体验活动。“我5月1日带着孩子参加了‘汉字楼’活动,和孩子一起组装汉字,将一个个汉字组装成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感觉特别有意义。”市民冯女士说。
这个假期,市民赵先生用3天时间,带着家人先后去了濮上生态园、毛楼生态旅游区、濮水小镇。赵先生说:“濮阳的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游乐项目让人沉浸其中,当天去当天回,不累还有趣。”
不少市民表示,前些年去景区,除了景观外,很少有体验项目;现在再去,不仅景观更好,而且可看、可玩的项目更多。不仅如此,现在可以选择的地方更多,在家门口就能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
当然,一个不得不提的现实是,虽然我市现在可看可玩的景区、项目越来越多,但吸引的多是本地游客。“五一”假期期间,记者在多个景区观察发现,周围所停车辆多为本市车牌号。如何更好吸引外地游客,依然是濮阳文旅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