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们的节日·清明|风铃声声唤英魂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4-03 07:17:28   

3月25日,在濮阳市工业园区李信村王家祠堂内,一场跨越77年时光的团聚令在场者无不动容。年逾八旬的王广顺老人手捧父亲王再祥烈士的证明书,满含泪水激动地表示:“妈,俺爸终于回来了,是中原油田风铃志愿服务团队帮我们找到了俺爸,你们老两口终于可以团聚了!”这一感人的场面,源于中原油田风铃志愿服务团队对烈士寻亲工作长达8年的持续付出与执着坚持。

追溯历史,1947年6月30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战役中,羊山集一役全歼反动派精锐六十六师,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开了人民解放军挺进长江、跃进大别山的战略通道,更标志着我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新阶段。王广顺的父亲王再祥在羊山集战役中英勇牺牲,长眠于羊山之下。之后,山东省政府为纪念包括王再祥在内的长眠在此的烈士,特地在羊山建立了气势宏伟的羊山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设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墓群、纪念碑亭、烈士纪念堂、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百米碑廊等一系列纪念建筑。

2021年4月,羊山革命烈士陵园了解到中原油田风铃志愿服务团队在烈士寻亲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遂主动联系到团队负责人之一张卫华,恳请他们协助寻找长眠于羊山的河南籍烈士亲属。身为团队负责人的张卫华,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深深懂得这份情感的厚重,立即率领团队投身到新的使命之中。“我们团队成员中有许多退役军警人员,大家都怀揣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面对这样的请求,我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张卫华说。

然而,烈士寻亲的过程并非坦途,由于部分烈士信息模糊不清及随时间推移造成的地名、村名变化等问题,给寻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志愿团队并未因此而却步。他们通过积极对接各地村委会、派出所核实清晰烈士信息,并针对信息缺失的情况主动联络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补充记录。仅2021年,团队就成功帮助羊山革命烈士陵园找到18位烈士的亲属,而今年的成绩更为出色,进一步寻得了24位烈士的亲属。

“当这些烈士亲属得知消息时,大多数人都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张卫华介绍道,许多亲属都有强烈的意愿前往烈士陵园祭奠先人。王再祥烈士的孙子回忆道,之前他们多方打听寻找爷爷的信息,甚至走访过爷爷的老战友,无奈因时间久远,线索日渐稀疏。幸运的是,在志愿团队的努力下,这一遗憾终得弥补。志愿者贴心地协调羊山革命烈士陵园,于3月25日这一天,组织了包括王再祥烈士在内的4家烈士亲属来到陵园集体祭扫。现场,靳连岭烈士的亲属敬献了鲜花,姜佃印烈士的家属则为其斟上一杯烈酒……每位烈士亲属都小心翼翼地捧回一把黄土,寄寓着无尽的哀思。

返回后,王再祥烈士的家人还特别筹备了一场庄重的“回家”仪式,让这位昔日为国捐躯的英雄真正回到了故乡怀抱,这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王广顺虽然年事已高、言语略显迟钝,但他紧紧握住张卫华的手反复念叨:“终于能让俺爸俺妈团聚了……”

据统计,自2016年年底成立以来,中原油田风铃志愿服务团队在张卫华、李建等人的带领下,足迹踏遍河南全省18个地级市及其周边省市,先后帮助1710个离散家庭实现了亲人相聚的愿望,成功为415位烈士点亮了回归家乡的路途。他们就像一支支摇曳的风铃,以其微小但坚韧的力量,传递着人间的大爱,矢志不渝地引领更多的烈士踏上回家之路。张卫华满怀深情地说:“那些年轻的他们为国捐躯,如今我们用行动送他们回家,这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未来,我会继续做那串风铃,引导更多烈士魂归故里。”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魏园军 葛广利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