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2-04 18:05:25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楼阳生书记莅濮调研指示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创新开展制造业倍增行动,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在顶压前行、克难奋进中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现代化濮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50.6亿元,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6亿元,增长1.6%;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79.8亿元,创历史新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62元,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7.9亿元,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7.5%、居全省第1位。

工作亮点频现。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实现“三连优”。“五措并举”破解长期遗留民生难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制造业倍增行动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功创建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承诺+监管”闭环管理模式荣获2023年度全国优秀信用承诺案例。成功创建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市。河长制“四水同治”工作连续4年获省级考核优秀等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在全省后评估考核中,获得“好”最高等次。荣获全省“三零”创建工作先进市,连续9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

倍增行动聚势开篇。33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17.7亿元,163个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875.7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4个5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实施,141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丰利石化入围全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惠成电子等21家企业入选中国石化企业500强。新增165项发明专利,实现14项关键技术突破;5项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5.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省级“瞪羚”企业1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03家。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收集问题化解率98.7%。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9.4%,承诺时限压缩比达91.9%。市城区新建商品房全部实现“交房即交证”,不动产登记“云网签”秒办秒结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推广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75项改革举措全省创新、全国领先。开放招商精准有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1个。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每日经停濮阳东站车次达60列,直达全国20多个城市,濮阳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

城乡协调融合发展。9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1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被评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优秀市。房屋征收安置整改进度居全省第1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9.9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17年稳定在50亿斤以上,以全省第13位的耕地面积,贡献了全省第9位的粮食产量。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26家、其中国家级3家,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61.6亿元。98个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81.6亿元。

发展动能有效蓄积。454辆新能源车全部更换到位,每车每年降本增收5万元以上,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积极处置化解问题楼盘,53个项目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24.9亿元,交付21557套,交付率85.9%。遗留12年之久的丽都广场地块、11年之久的中原市场、劳动市场和10年之久的天龙市场改造项目,遗留5年的丰利石化税收问题,君恒生物产品归类出口受阻难题,停滞10余年的气化岛项目……一批“老大难”“硬骨头”被顺利攻克,汇聚了更多克难攻坚的正能量。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0件25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75.5%。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发放创业贷款20.7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模式获人社部推广。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所、城区中小学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1所。全市新增三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2所,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入选全国医改中医药典型案例,医防融合新模式在全国推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实现进位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被作为正面典型向生态环境部推荐;8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土壤环境总体状况良好,防沙治沙工作获国家表彰。

2024年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楼阳生书记莅濮调研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倍增,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6.5%,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50亿斤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要做的五项重点工作是: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要素服务保障力度。

(二)促进城市提质升级。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增强路网通畅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市容市貌,积极化解遗留问题。增强县域承载能力。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打造宜居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突出抓好就业社保,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健康濮阳建设,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五)守牢高质量发展底色底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安全发展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深入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力争各县(区)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制造业投资、产能均同比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动力。抓住用好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机遇,争取新增5家省级以上高能级平台、30家市级平台。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2项。

二是加快产业聚链成群。聚焦6大产业集群和20条重点产业链,全年实施158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127个“三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

三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力争新谋划招商项目60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占比80%以上,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0个,实际利用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在落实好省定民生实事的同时,又初步谋划了12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候选民生实事,总投资约32.76亿元,提交本次大会票决确定。具体如下:

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4座雨水泵站,新建改造城市燃气管网110公里。新增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以上。

2.推动基础教育提质扩容。实施市县城区学校建设项目6个,新增学位13520个。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将村卫生室补助增加至每年6000元。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努力让农民“看小病不出村”的心愿早日成为现实。

4.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医养服务质量和水平,使6个县级特困集中供养中心达到二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17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4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达到省定星级站点标准。打造10个特色养老品牌。

5.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在市城区建设3个、各县(区)各建成1个规范标准的零工市场,启动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人才+产业赋能中心、创业孵化中心。

6.守护妇幼健康。对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

7.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医疗康复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应救尽救。

8.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0个以上、1.9万户,让老旧小区既“实惠”更“实用”、既“好看”更“好住”。

9.缓解群众“停车难”。新建公共停车场2座、新增停车位800个以上,配置新能源充电桩500台以上,让居民幸福生活更到“位”。

10.积极推进“瓶改管”。完成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6000户以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燃气规范使用“防火墙”。

11.改善农村通行条件。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织牢群众回家“安全网”。

12.提升水系防洪减灾能力。完成河道治理50公里以上、渠道整修80公里以上,让一泓清水灌一片良田、润一方人心。

持续深化油地合作

强化“油地一家人、油地一家亲”意识,最大限度挖掘合作潜能、拓展合作领域,打造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一是鼎力支持油田增产增效。支持中原油田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原油产量增产到135万吨、天然气产量保持2亿立方米。持续推进中原储气库群建设,总库容保持130亿立方米以上。

二是深度拓展产业项目合作。共同研究对接国家和中石化集团最新产业政策,谋划争取重大项目,推动濮阳化工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三是全面开展联合创新攻关。打造储气库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共建龙都化工新材料省实验室。聚焦新能源、氢能储能等产业发展新需求,加大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共同培养石化专业技能人才。

四是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发挥市场机制牵引作用,逐步盘活油田现存房产、土地、设备等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宽项目收益途径。

五是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落实油地高层对接机制,探索共同向上联系承接机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完善风险联合防范管控,执行安全生产齐抓共管机制。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着力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体要做到:

1.树牢新发展理念。

2.践行为民宗旨。

3.创新工作方法。

4.狠抓执行落实。

5.强化担当精神。

6.改进提升作风。

7.坚持底线思维。

记者 段利梅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