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市委书记万正峰在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上强调,要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制造业倍增优势。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须臾离不开的“空气”和“土壤”,营商环境优,则企业发展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聚焦完善机制,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4位,有效助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培育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当前,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全市必须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定不移落实惠企政策、做好要素保障、推行依法治理、提升惠企服务,努力把濮阳打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汇集的新高地,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新局面,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濮阳强大软实力,为大力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厚植环境优势。
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效”改革是重要抓手,也是吸引制造业企业在濮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基础力量。要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认真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网上好办、掌上快办、一次办好,加快企业开办和投资建设项目极简审批、审批事项免证可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业诉求有诉即办全市全覆盖。
要强化要素服务保障。要素保障能否及时、能否到位,事关制造业倍增行动成效。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好“亩均论英雄”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壮大金融力量,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发挥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加快新型化工基地公共管廊等项目建设,探索推进储能项目落地,有效降低企业用气、用电成本。
要深入融合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和首席服务员制度。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市工作大局。要聚焦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对接服务,摸清摸透企业家想什么、企业发展需要什么、项目建设瓶颈是什么,帮助落实惠企政策,协助破解困难问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推动全市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我们就一定能吸引更多企业在濮投资兴业,加速实现制造业倍增目标,为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提供强大支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