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实践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一刻也离不开伟大思想的引路领航。
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为濮阳“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真理之光照亮前路
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思想锤炼铸就过硬本领。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学细悟笃行,凝聚党心民心,筑牢思想基础。
全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群众,筑牢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根基;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好《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权威读本学习使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每年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巡听旁听工作全覆盖,市委及清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级理论学习示范班。
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每年举办“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4500余场;依托市委、县(区)委宣讲团和百姓宣讲团及10个行业领域宣讲小纵队等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10个理论宣讲示范基地之一。
开通“学习强国”濮阳学习平台及5个县级融媒号,学员参与度在各省辖市中排名第4位,我市1名选手在全省“喜迎二十大·中原更出彩”答题比赛中夺得总冠军。“学习强国”濮阳学习平台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河南省推广运用工作先进单位。每年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进行全市社科重点调研课题立项,市委宣传部获评河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培铸强国之魂,政治责任落细落实
欲事立,须是心立。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要敢抓敢管,也要善抓善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率先在全国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测评体系,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多次推广濮阳经验。修订县(区)和市直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考评细则,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选人用人监督重要内容。坚持意识形态季分析、周研判,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举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举亮点 争先进”意识形态工作观摩交流活动,边听边看、相互借鉴、引发思考,激发各(县区)、各部门比学赶超内生动力;以《高举思想旗帜 着力立心立魂 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濮阳高地》为题,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题研讨班上交流工作经验。
深化“扫黄打非”工作,完成标准化“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3821个,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被评为2020年河南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报》对我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开展“打假治敲”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媒体、论坛活动乱象,加强户外广告治理,坚决守好宣传文化阵地。
汇聚奋进之力,主流舆论不断壮大
大笔如椽,龙都大地展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外宣内宣协同发力,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壮大主流声音,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切实把全市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奋斗目标团结一心、砥砺奋进。
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一体推进“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3个十大主题宣传、教育实践和群众文化活动,“新春走基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倍增行动”等系列报道精彩纷呈。实行外宣发稿周通报、月排名机制,紧盯大报、大台、大网精准突破,每年在中央、省重要媒体发稿7000余篇,对外树立了濮阳良好形象。
组织市属重点新闻网站、各县(区)门户网站开设专栏30余个,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领袖形象网上传播,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网上报道牢牢占据首屏首页头条。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实行“每月一主题”宣传机制,省委网信办《河南网信动态》以专刊形式介绍我市议题设置经验。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被中宣部列为建党100周年蹲点选题,“四水同治”被省委宣传部列入重点选题采访报道。应邀参加2021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线上活动,电视宣传片《中国濮阳》《濮阳杂技艺术》通过网络平台向海内外同步直播。“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形象宣传作为“老家河南”重要组成部分,在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播出,龙都大地的形象更加出彩。
培育文明风尚,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11月12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我市90后青年孙泽兵荣登见义勇为类好人榜单。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养成、成风化俗、文化传播的引领作用,着力在国民教育和实践活动上下功夫,着力在价值引领和融入上见实效,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按照“六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122个,实现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培铸新时代濮阳精神,评选濮阳市道德模范50名、“濮阳好人”232名、“濮阳榜样·最美人物”880名。4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65人入选“河南好人榜”,6人被评为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1人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持之以恒推进“五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三连冠”。全市415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结对共建。深入开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在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我市以《坚持“三抓一健全”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高地》为题,在全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
坚定文化自信,文艺文产繁荣发展
文以载道接万古,道以经世越千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高水平承办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奖”。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乐享新时代”等为主题,广泛开展广场舞大赛、戏曲巡演、经典诵读等系列文化活动,统筹推进“辉煌四十载·奋进新时代”成就展览、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建市以来濮阳城乡巨变和龙都儿女精神风貌。
大力扶持精品文艺创作。大型历史剧《澶渊之盟》《吴隐之》参加河南省第十届戏剧节、第五届豫剧艺术节展演,获得特别荣誉剧目、最佳剧目、优秀剧目等奖项;动漫《黄河史诗之瓠子堵口》入选全省重点动画创作项目;豫剧《黄河红帆》入选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豫剧《瓠子歌》入选河南省2022年度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荣获河南省第九届优秀剧本征集一等奖。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濮阳杂技主题公园建成开园,华夏神木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范县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基本完工,体校综合训练馆、黄河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河南省杂技集团水秀团队赴美演出,杂技综艺剧目《龙秀》国庆假期引爆郑州文旅市场,市委宣传部荣获第九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佳组织奖。
以小切口撬动大文旅,持续开展“濮阳八景”评选活动,打造提升候选景观19个。濮阳县龙挥金堤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南乐县仓颉陵通过AAAA级旅游景区专家评审。以黄河文化、上古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依托,打造精品旅游线路7条。利用高铁“引客入濮”,带动文旅市场复苏,“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站在新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本报记者 宋仁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