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些档案证明资料保障了我们退休后的福利待遇,真得感谢你们耐心周到的服务啊!”近日,南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职工孟恩波代表该单位7名职工,向县档案馆送来了联名感谢信,对该馆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周到细致的查档服务表示真诚感谢。
今年9月,孟恩波等7名即将退休的同志,因认定工龄初始年限需要,到县档案馆查询相关资料。了解需求后,县档案馆工作人员首先在查档系统查询,没找到相应的资料,随即到档案库房翻阅实体文书档案。历经大约1个月时间,翻阅了近10年的陈旧档案,终于在600多件文书中找到了需要的登记证明资料,帮助7名同志重新认定了工龄,其中一名最多认定了14年的工龄年限,大家感激万分。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乐县把学习效能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强大动能,切实提升为民服务的担当,推出多项暖心服务群众举措,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落实的深度。
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启“全天在线”模式,推出“午间不关门”措施,为提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临时休息等候场所,避免挨冷受冻;在办事大厅设置热水器,给群众免费供应热水;在志愿者服务站配置医药箱,储备有感冒药、退烧药、酒精消毒片等基本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群众提供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并为老弱残障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在老年人服务、“办不成事”反映、企业服务等专区,为重点企业项目、军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
紧盯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建立“点对点”双向对接机制,主动提供出行指导、岗位开发、政策落实等服务,拓宽就业新路子。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特点,开展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专业性强、市场需求大的“菜单式”岗前培训,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自年初截至目前,该县共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550人,新增城镇就业73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86人,困难人员再就业820人。
紧盯群众安全出行和产业发展问题,在巩固“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基础上,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加快乡村旅游路、资源路等道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选聘6名义务监督员,重点监督交通执法人员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工作作风等情况,全力打造服务型执法队伍。目前,该县已累计投资4355.5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3.81公里,超过省定民生实事任务的84.52%。
为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该县探索建立“移送+调解”模式,加强县、乡、村三级协调联动。乡、村两级及时排查调解矛盾纠纷,调解无效的案件移送至县综治中心统一受理调处,并常态化跟进掌握矛盾纠纷化解进度,实现“发现矛盾、解决纠纷、了结反馈”全周期闭环,确保“事心双解”。截至目前,该县通过移送单受理矛盾纠纷214件,化解195件,成功率91.12%,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关洁玲 赵付如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