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准备充分 行动迅速 快速反应 保供保畅
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战雨雪寒潮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12 08:29:43   

万众一心  打赢清雪除冰攻坚战

段利梅

12月10日晚,今冬的第一场大雪如约而至。

12月8日,市气象部门发布预警,我市10日至11日将会出现雨夹雪转大雪、局部暴雪的天气。预计12日夜间至15日,我市还将有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的极端天气,积雪深度可能达到10至20厘米。同时,受其影响,我市气温将出现断崖式下降。

当天尽管暖阳高照,最高气温近20度,但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紧急召开全市防范应对寒潮雨雪低温天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县区设分会场,要求各级各部门思想上高度重视、应急预案要执行到位、突出重点消除安全隐患,并及时组织做好清雪除冰工作,将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项工作一竿子布置到底。在随后的两天内,我市多次发布相关预警,并于12月9日17时30分发布暴雨寒潮Ⅳ重要天气预警报告,我市随即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应急响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因为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有详尽具体的工作预案,当大雪飘飘扬扬落下来时,一切才会显得有条不紊:

12月11日一大早,记者深入市城区街头采访,各主干道和涵洞高架桥等处,雪滚、雪铲等大型除雪设备轰鸣前行,将积雪推送成一堆堆;人行道、背街小巷,身穿橘黄色服装的环卫工人随处可见,他们扫的扫、铲的铲、装车的装车,尽可能清扫更多积雪;在各单位门口和各街道门店,人们手拿不同的工具,按照“各自清扫门前雪”的指示要求,积极开展清雪除冰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按照天气预报,本轮寒潮雨雪低温天气还将持续4到5天,断崖式下降的气温可能会给我市的交通运输、城市运行、设施农业及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面对这种局面,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行动、快速反应,充分总结运用我市历次防汛救灾成功经验,上下一盘棋、严守“金标准”,把各项防范应对措施落实落到地,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濮阳一域之安全稳定为全省、全国之安全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市城市管理局

市城市管理局闻“雪”而动,于11日凌晨迅速启动清雪除冰应急预案,全市城管系统快速反应,连夜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全力开展清雪除冰作业,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该局于降雪前成立清雪除冰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预案,并组建应急突击队,加强物资储备,确保清雪设备顺利投入使用。为防止气温下降道路出现结冰,保障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该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道路情况,安排部署各区环卫部门人员、车辆提前上岗。11日凌晨3时,我市各区环卫部门出动清雪车辆、铲车、平地机等专业设备,对重点路段、重要区域实施清雪除冰工作;凌晨4时,全市环卫工人全员上路,对慢车道和人行道的积雪进行清扫、清运,并优先清理涵洞高架桥及主干道等路段,同时在涵洞显示屏设置提醒标语,提醒市民在雨雪冰冻天气谨慎驾驶。

截至11日9时,市城区已出动环卫工人5000余人、清雪设备150余台,市城区京开大道以西、濮上路以东的主干道已清理完毕。

此外,濮阳东站高铁管理中心组织30名工作人员,出动大型除雪机械2台,及时对濮阳东站进出站口及周边积雪进行清理,保障进出站旅客安全出行。目前,除雪工作仍在进行中。本报记者 张迪 通讯员 蒿海真

市交通运输局

为确保广大市民平安、畅通出行,市交通运输局启动应急响应预案,采取应对防范措施,对公路、城市公交、出租汽车、道路客运等行业作出系统部署,全力以赴保障我市公路安全畅通,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该局成立24支应急突击队,出动各类机械设备101台次,使用融雪剂119吨,按照雨雪冰冻应对工作方案要求,及时除雪除冰,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为确保雨雪天气全市公交正常运营,市公交公司根据雨雪天气道路及客流实际,科学调整运营班次。目前,市城区45条公交线路708台公交车中,44条线路保持正常发车。

此外,为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市城区内2个客运站(长途汽车站及南发车区)采取封站停运措施,目前110条客运班线的431辆客车,停运408部、行驶23部。针对停发车次,车站工作人员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并为旅客办理全额退票或换票手续。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应急队伍、装备、融雪剂等应急物资储备和统一调配,做好高速运营、道路运输、城市客运车辆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全力保障极端天气交通运输安全,为全市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本报记者 吴丹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12月11日早晨6时50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制宣传大队民警荣铁军便和同事一起来到昆吾路与人民路路口执勤。

荣铁军介绍,针对本次强降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安排民辅警全员上岗,充实到路面一线,强化路面巡逻管控,疏导交通、救助群众,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力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7时30分,在胜利路与开州路路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华龙区勤务大队大队长常红波正来回穿梭,忙着提醒过往驾驶人减速慢行,谨慎驾驶。

记者看到,该路口共有包括他在内的4名交警执勤。常红波介绍,华龙区勤务大队科学布置警力,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加强警力配置,确保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有警力到场,同时,针对陡坡、涵洞等重点隐患路段加强巡逻,指派警力密切监视,并及时将情况通报至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铲冰除雪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当天,记者沿胜利路、开州路等主干道行走,看到每个重点路口都有交警执勤的身影,他们或在指挥交通,或在处理轻微事故,或在铲扫积雪,或在帮助受困车辆……他们的辛苦付出赢得不少过往司机和路人的称赞。本报记者 岳彩寒

濮阳高速交警支队

濮阳高速交警支队以“雪”为令,强化“五到位”,全力以赴做好恶劣天气应急保通工作。

思想认识到位。该支队根据天气预警提前部署,围绕保安全、保畅通、防事故主责主业,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全力维护安全形势稳定。

人员力量到位。该支队提前安排备勤警力,要求全员12月9日到岗到位,充实事故处理、机动巡逻、应急值守力量,做到视频有专人巡查、路面有警车巡逻、关键节点有警力值守、突发警情事件有处置力量。

应急准备到位。联合辖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召集路政、养护、收费站、清障施救等部门会商,捋顺除雪融冰、清障救援、疏堵保畅机制,“一路三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会后提前将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应急人员布控在一线、摆放在路面,确保降雪后第一时间开展除雪融冰工作。

防控措施到位。该支队将濮阳辖区高速各路段沿线“声光电”设备全部开启,以提高警示提示效果;12月10日高速各路段采取客车限行措施,12月11日降雪后果断采取禁行措施;依托新媒体动态发布路况和交通管控信息,严防危化品车、7座以上客车进入危险路段,避免引发事故。

纪律保障到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要求各队室负责同志在岗在位、靠前指挥,执勤民辅警加密巡逻班次频率,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应急处置效率,确保道路安全。本报记者 岳彩寒 通讯员 马颖

市应急管理局

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响应。自12月8日起,市应急管理局根据我市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每日组织主要成员单位召开会商会议,分析天气变化趋势,研判低温雨雪冰冻对各系统、各行业带来的影响,及时发布风险监测预警,做好灾害应对和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前做好防范,积极有效应对。我市启动应急响应后,该局提前组建抢险救援队伍200余支共计8800人,预备500余吨融雪剂等物资设备,确保发生灾情后能够及时处置;做好民生保供,提前对水、电、气、暖等供应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易冻结管道、阀门及早落实保温措施;提前调拨棉衣、棉被1700 件,及时为困难群众发放御寒物资;加强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安全管理,落实应急防寒保障措施;全力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促企业提前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加强应急值守,做好救援准备。要求各部门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工作提示和交办;督促应急救援队伍时刻做好各类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报记者 吴丹

市住建局

12月11日清晨,市住建局组织全市194个项目建筑工地开展清雪破冰工作,共出动清雪人员1601人、清扫雪设备21台,对各建筑工地出入口、坡道、场区道路及工地门前道路的积雪进行清理,并对各建筑工地防雪防冻、冬季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全力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此次寒潮天气可能对建设施工领域、自建房领域安全生产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市住建局要求各县(区)住建部门、局属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加强风险会商研判,及时通知所辖区域内所有在建项目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发挥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作用,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日报送一次《低温防冻动态工作汇报》。

该局扎实做好建筑工地安全防范,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人员对自建房安全进行排查整治,强化对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等重点经营性场所,以及在承重、结构、墙体开裂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安全监控,避免房屋建筑因承载雨雪发生坍塌等。同时,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尚未采取工程措施的经营性自建房加强管理和日常巡查,严格落实“撤人、停用、封房”,切实做到“危房不进人,人不进危房”。持续加强安全风险预判和研判,紧盯土方施工作业、起重机械安拆、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严禁违规强行施工。本报记者 张迪 通讯员 张玉静

市农业农村局

为持续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农业领域应对工作,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

12月8日,市农业农村局以市委农办名义紧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寒潮雨雪持续低温天气防范应对的通知》,并第一时间印发了《关于应对极端寒潮天气的提醒函》,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传播渠道及时向群众推送应对措施。12月9日,该局正式下发《关于防范应对大范围雨雪和寒潮持续低温天气的技术指导意见》,重点提出冬小麦、秋冬油菜、设施蔬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并召开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防范应对寒潮雨雪低温天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12月10日,8个市级技术指导组、1个监督指导组分赴9个县区开展防范应对雨雪低温天气工作督导;五县四区成立61个技术指导组,组织431名技术人员重点奔赴设施园区、食用菌生产园区、麦田等重点地域开展技术指导。12月11日10点前,该局组织农技、经作、植保等多方专家针对本次降雪进行会商,认为此次降雪有效补充了表墒、接上了底墒、沉实了土壤,对小麦生产十分有利。

截至目前,全市农资充足,储备尿素约3万吨、缓释复合肥料4.5万吨、磷酸二氢钾450吨、芸苔素内酯22.5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235吨、吡唑醚菌酯45吨。市农业农村系统已排查各类设施农业、食用菌大棚22680座,规模以上养殖场185家,渔业养殖8家。经排查无人员伤亡,无农业灾情发生。本报记者 樊欣欣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