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在这里可以开展学习,为自己“充电”;群众有矛盾纠纷,来这里有人专门调解;村中老人无能力或者不想做饭,可以到老年食堂就餐……这是南乐县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标准配套。
像这样的服务中心,南乐县目前已建成投用19个,3个正在加快建设。“我们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标准,就是党员群众需要什么、村级阵地就提供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内将所有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南乐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开展村级党群迭代升级集中提升行动,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筑牢为民服务、优化治理的“红色堡垒”。
聚势“建强”,确保阵地全面达标。多元联动“合力建”。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和辖区主体责任,协调建设用地手续,提供建设标准依据,监督建设工程质量,形成推进合力。政策扶持“提速建”。出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奖补办法,对新建、改扩建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分别按照乡、村两级总投资额的30%、25%进行奖补。功能融合“特色建”。科学设置活动场所,健全完善基础设施,集中整治门牌标识,根据党员群众需要创新打造党员“充电”、先锋调解、电商物流、老年食堂等特色功能区。
聚力“管好”,实现功能全时激活。健全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的轮值坐班、接待受理、上下联通等规章制度,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提升“八小时外”群众诉求响应能力,确保“时时找到人、事事有人办”。打造专业队伍,大力培育“全科村干”。实施农村干部素能提升专项行动,围绕矛盾化解、卫生急救、经营管理、种养技术等方面,开展农村干部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强化督导检查,常态化开展组工干部“走基层、进支部、促履职”活动,成立12个督导组,每月下乡到村督导在岗情况、“三会一课”开展情况等。今年以来,已开展10次督导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34条。
聚能“用活”,推动服务全效提升。紧贴群众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优化服务“链条”。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要素,打造政务服务平台,明确30余项帮办代办事项,为群众提供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办结“一站式”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延伸服务“半径”。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该县1.1万余名党员联系群众15.1万余户,广泛开展送学上门、敬老帮困、矛盾调解等志愿活动,变“等群众上门”为“登群众家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构建服务“闭环”。深化“村报告、乡处理、县办结”工作机制,打造“多网合一”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形成分类交办、限时办结、在线监督、跟踪问效的服务“闭环”,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今年以来,该县累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2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850余起,办理民生实事5700余件。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运锦涛 丁雨涵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