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社科联着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整合资源,致力打造社科发展新高地,形成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宣传部、社科联统筹协调,社科理论界联合联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宣传阐释入脑入心
聚焦主责主业,积极立论述学。市社科联主动用科学理论解疑释惑、正本清源,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达到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
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邀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和“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召开濮阳市“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做实新时代濮阳精神”研讨会,并编辑出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做实新时代濮阳精神”研讨会发言选编》。
市社科联先后召开全市社科界庆祝建党百年理论研讨会、濮阳市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和濮阳市清廉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濮阳市清廉文化建设优秀论文汇编》。致力理论研究,在《党的生活》、大河网、《濮阳日报》等刊发《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之美》《挖掘夏文化时代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理论文章。
市社科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宣传宣讲,组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制作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视频,把讲座办到线上线下,把理论送到千家万户。作为市委宣讲团主讲成员,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董玉清陆续主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践行宗旨 为民造福》等专题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显著 当好“思想库”“智囊团”
在工作中,市社科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组织社科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讨和课题调研等活动,推出一批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聚焦中心工作,主动建言献策。创办的《社科建言》内部参阅,多次得到市委书记、市长的批示。尤其是《新发展阶段濮阳化工产业链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根据市领导批示精神,市金融、发改、工信、财政、环境等相关部门已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对接。
市社科联还从每年400多篇调研报告中遴选优秀课题40至50篇,按照城乡建设管理提升研究、濮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城乡文化繁荣兴盛研究和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研究4个版块分类,目前已集结出版《龙都智库》2期,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编辑出版市社科联机关刊物《濮阳理论与宣传》,及时刊登最新理论研究、文化探索、家风建设等内容,获评濮阳市“十佳内资”刊物。
广泛开展社科普及 各类活动有声有色
聚焦服务群众,弘扬时代新风。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加油站”“能量补给站”,市社科联统筹协调各领域社科专家,组建6支志愿宣讲小分队,分别就党的创新理论、幸福濮阳与心理健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家庭家教家风和“枫桥经验”普法进行广泛宣讲。各小分队成员深入全市68个重点社区开展巡回宣讲,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惑、所忧、所盼。
群众在哪里,社科普及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市社科联积极培育载体、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持续深入基层、集市,向群众发放印有习语金句的书刊、书签、扇子、笔记本和手提袋。今年6月以来,累计开展公益宣讲500多场,现场参与群众2万多人次;发放《濮阳理论与宣传》1000多册、书签6000多份、扇子5000多把、笔记本3000多本、手提袋3000多个。
市社科联还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共同举办“龙都读书声 阅读新风尚”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积极营造人人爱阅读、家家有书香、满城有书声的人文环境;依托省、市社科普及基地,组织开展“濮阳读书人茶座”“新华大讲堂”“亲子悦读”“华英讲坛”“摆渡船读书交流”等主题活动。结合建市四十周年,市社科联主要领导带头主讲《经典好书解濮阳 文化自信又自强》《诗解濮阳 焕发自信》《奋进新征程 书香伴我行》等。市社科联四级调研员、普及部部长李中坤应邀到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为新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专题报告,赢得学生一致好评。本报记者 管淑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