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他们是“五四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他们是活跃在舞台上的文艺工作者、扎根田间地头的科技人员,他们会聚在同一个队伍里,发挥各条战线、各自岗位的经验优势,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他们就是濮阳县“百姓宣讲团”成员。
近年来,濮阳县积极打造“百姓宣讲团”宣传品牌,吸纳各类宣讲人才120余人,精准对接基层需要,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广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相继组建宣讲小分队35支,活跃在各条战线和乡村基层,开展宣讲活动500余场次,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
人员选配
让“百姓”当主体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我们创新方式方法,聚焦‘小切口’,讲好‘小故事’,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基层宣讲阵地建设成为团结教育引导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8月7日,濮阳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介绍,“百姓宣讲团”组建突出“党委主导、百姓主体”原则,充分发掘基层宣讲人才,注重选拔基层宣讲骨干,将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道德模范、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纳入宣讲队伍,发挥他们在各条战线、各自岗位的工作经验优势,通过现身说法和穿插进行的政策理论、科技宣讲,让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记得牢,让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提高自身素质。
面向基层
让宣讲散发“泥土香”
专家讲理论,干部传政策,支部书记讲村庄发展,先进人物弘扬社会新风尚……宣讲团成员结合群众身边事例,把高深理论讲出“乡土味”,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宣讲团紧贴百姓需求设置课题,合理搭配每组宣讲成员,每个宣讲小组当中至少有一位理论水平高、政治能力强的专家能手带队把关,确保宣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为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精心编排《新征程再出发》《永远跟党走》等歌曲、小品、快板文艺节目,配合党校教师、道德模范等穿插进行宣讲和表演,接地气的文艺演出增强了宣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了更多群众参与。同时,宣讲节目还被录制成短视频进行线上展演,做到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实现了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
“百姓宣讲团”常年活跃在村庄社区、田间地头、生产一线,通过为群众送理论、送文化、送技术,让群众更乐学、易学、爱学,已成为沟通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剂”。记者 王庆红 张岚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