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是政府部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是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和为民服务的平台。一个地市级局委开办的政务微信公众号,能否做出全国影响力?市统计局政务微信公众号“濮阳统计微讯”的小编告诉您:能!请看——
全国“三连冠”的背后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8-04 07:56:06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统计政务新媒体年度发展报告》,在全国统计部门政务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名中,“濮阳统计微讯”位居第二,仅次于国家统计局微信公众号;在全国统计部门省、市级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名中,“濮阳统计微讯”微信传播指数WCI位居第一。

在全国统计部门669个政务微信综合影响力排名中脱颖而出,其难度可想而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市统计局已连续三年取得这样亮眼的成绩。

荣耀“答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让“濮小统”的舞台“广”起来

市统计局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坚持领导带头、全员上阵,上至局领导,下至普通科员,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到“濮阳统计微讯”的运维和发展中。

“我们没有专职人员运营微信公众号,包括5名负责公众号推文的编辑,所有同志都有自己所在科室的专业统计工作要做,公众号的运维人员全是兼职。”市统计局综合科科长江重会说。为了把“濮阳统计微讯”打造成一个“接地气”“有温度”的官方政务账号,市统计局在全局抽选了21名既懂专业知识又喜爱写作、拍摄的青年干部组建运维小组,制订“濮阳统计微讯”运营方案、年度规划,共同承担“濮阳统计微讯”的编发创意、热文推荐、审校把关等工作。

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成员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其中,海归1人,硕士研究生2人,211、985大学毕业生4人,专业涉及统计、数学、经济、金融、法律、中文、表演……新媒体运营需要思维活跃、富有创意的头脑,学历高、能力强的“濮小统”们需要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局党组的支持下,21名“濮小统”和“濮阳统计微讯”实现了一场相互吸引的双向奔赴。

“我刚才说的月度选题,大家觉得怎么样?”“明天的推文想好以什么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吗?”这是工作之余,21人运维小组微信群聊得最多的话题。运维小组成员,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认真对待每一篇推文内容、推广形式,用公众易于接受的传播形式,确保“濮阳统计微讯”传播力、影响力最大化。为适应新媒体发文“快”“活”“新”的要求,7名小编分工合作编发推文,不分8小时内外和周末节假日,为抢抓发布时效常常加班加点。

今年是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年。为让公众了解什么是经济普查,“濮阳统计微讯”开设了“慧说经普”视频专栏,由“濮阳统计微讯”运维小组成员、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科科长窦慧琳和河南地调队濮阳分队副队长赵婧等出镜担任主讲人,以视频讲解的形式分期在“濮阳统计微讯”上推送,向公众宣讲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普查、经济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是哪些、我市的普查对象要如何支持和配合本次经济普查等问题。

让枯燥的数据“活”起来

数据,是统计部门发布最多的内容。作为全国统计系统的一员,市统计局一直致力于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然而,数据是枯燥的。即便再优质的内容,大量的数据也很难激发用户的阅读欲望。如何让枯燥的数据“活”起来,这是市统计局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宣传口号,现在依然记忆犹新。为了做好濮阳的人口普查工作,市统计局创新思想观念,建立“七人普”视频制作团队,在全局发掘优秀人才,以“七仙女”的传说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相融合,陆续发布《“七仙女”说人口普查》《“七仙女”带你畅游魅力龙都》等系列作品。作品内容简单易懂,方式轻松幽默,深受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年朋友的喜爱。

为了解我市在校学生近视人员数据,市统计局联合市教育局制作了调查问卷,在“濮阳统计微讯”上推送。题为《让我们一起和近视说NO》的推文阅读量达30万余次,引起社会各界对学生视力情况的关注。

“慧说经普”专栏、“濮小统说法”、《新冠肺炎疫情对濮阳居民生活影响问卷调查》、《濮阳常住人口都从哪里来》、《上半年濮阳经济成绩单出炉》、《濮阳市干部“夜校”开讲啦——濮阳统计这么干》、《新的“濮阳榜样”出炉》……打开“濮阳统计微讯”,一个个鲜活专栏,一条条亲民的标题,一篇篇和濮阳市民息息相关的推文,将数据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将数据与濮阳老百姓联系得更加紧密,让用户通过视觉和情感感受数据背后的故事和价值,积累了粉丝,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让“微窗口”的作用“大”起来

统计是个“微”窗口,但透过这个“微”,却能窥见社会的大发展。

“濮阳统计微讯”开通之初,将“立足统计业务,精准解读重大政策文件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统计领域政务信息,讲好统计知识、讲好统计故事,服务濮阳群众”,作为公众号存在的意义和要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市统计局在流程上坚持发布审核、安全管理,在作品上坚持围绕业务、原创求新,把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与统计业务工作和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服务群众实际结合起来,推出了一系列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优质推文。

《2022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濮阳市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濮阳市常住人口374.4万人》……“濮阳统计微讯”推送了大量关于我市统计领域政务信息,“濮阳统计微讯”已然成为濮阳人的掌上“数据库”。

在立足统计业务的同时,市统计局还紧盯社会热点,宣传濮阳地域特色文化。《下沉社区“统”舟共“计”抗疫情》《行走在“核酸”与“核算”之间》《我的阳性居家康复经历》《静态管理中的濮阳统计人》……疫情期间,“濮阳统计微讯”编发了《抗疫笔记》系列推文,向外界传递我市各界抗疫故事和濮阳人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

“我们的推文既有涵盖群众关心关注的省市主要经济指标以及农业、工业、房地产、金融、消费、社会民生等政务信息,也有我们结合社会热点和围绕我市中心工作打造的原创文章、视频,为的就是扩大政务信息受众面,提高政务信息到达率。”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宝君称,随着“濮阳统计微讯”发文质量和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市统计局将坚持以立足统计职能为原则、拓展政务微信服务领域为抓手,积极探索加强“濮阳统计微讯”的建设新路径,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微窗口”发挥“大作用”的目标。

连续三年“全国第一”的背后,是市统计局领导班子对新媒体的重视,是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濮小统”团队强烈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是团结协作和层出不穷的创新、创意。三年来,“濮阳统计微讯”发布推文1000余篇,其中原创近400余篇。濮阳统计人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濮阳统计微讯”影响力逐步提升。截至目前,“濮阳统计微讯”粉丝量已达12.8万。本报记者  白国华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