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不落幕,筑梦新征程。
4月28日下午,经过三天激烈紧张的比拼,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濮阳圆满闭幕。三天时间内,带着希望而来的全省2000余名技能精英,在濮阳同台比拼、技能论剑,收获满满,载誉离开。
作为东道主,本次大赛对濮阳来说,既是逐梦之旅,也是奋斗之旅,更是创新之旅。大赛不仅成为选手展示高超技能的舞台,更成为展示濮阳城市形象的平台和技能濮阳建设的高台。
正如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孔军在闭幕式上所说:“大赛帷幕圆满落下,技能时代刚刚开始。全省上下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技能力量。”
展演高超技能的舞台
高手过招,招招制胜。
一个普通的男士头模,在一双巧手的烫染下,宛如经过“滤镜”加持,张扬而时尚。这是本次大赛美发项目冠军获得者、濮阳选手顾红标的作品给人的印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顾红标的成功,源自他孜孜不倦的匠心追求。初中毕业后,顾红标进入美容美发行业当学徒。他刻苦努力、稳扎稳打,很快在美发行业崭露头角,并参加多个技能大赛,获得一系列荣誉。顾红标说:“技能大赛给美发行业选手提供了极佳的展示技能的舞台。”
顾红标的话,道出了众多选手的心声。大赛就是一个大舞台,就看谁能在舞台上舞出最优美的舞姿。来自安阳代表团的木工项目选手王克伟,今年59岁,马上就要退休了,但他并没有放弃来濮阳参加大赛的机会。比赛中,他要和众多十七八岁的“孙子辈”选手竞争,难度可想而知。但王克伟坦言,他看重的不是获奖,而是技能的提升,是在技能大赛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砌筑比赛项目的难度,远高于日常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这个赛项以毫米为单位,差1毫米就会被扣分,选手们要想不被扣分,必须做到毫米不差。即便这样,选手们也没有对比赛望而却步。他们知道,能够登上领奖台的仅有三个人,但每个人都能通过比赛展现最好的自己,并获得技术的提升。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同民介绍,职业技能大赛为真正懂技术、有技能的人才提供了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赛前选手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赛场上高手过招、切磋技艺,赛后及时总结经验,一大批参赛选手在技能竞赛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成才。职业技能大赛的蓬勃开展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为我省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实现技能成才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让技能人才有稳定岗位、有事业舞台、有上升通道。
展示濮阳城市形象的平台
大赛考验能力,大赛展示形象。
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对接世赛、国赛,围绕全省先进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等七大产业,设定70个比赛项目,参赛选手2000余人,不仅是濮阳建市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赛事,而且是河南省迄今为止举办的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这样的大赛,对濮阳城市形象的提升,是极佳的机会。“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放在濮阳举办,是对濮阳的信任与支持,也是激励和鞭策。”4月26日大赛开幕式上,市委书记万正峰用这句话来概括大赛对濮阳的意义。
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的濮阳,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工匠精神传承悠久,产业技能基础良好,技能人才蓬勃崛起,有承办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的优良条件和基础。如何在成功举办大赛的同时,很好地展示出濮阳的良好形象,对濮阳来说是一种考验。
2022年6月28日,万正峰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手中接过省职业技能大赛会旗,把大赛“接力棒”带回濮阳。从那一天起,濮阳就全力投入到大赛的筹备工作中。全市上下将举办大赛当作政治任务来抓,提升到事关城市形象的高度。
市委书记万正峰、市长朱良才,多次听取大赛筹备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玲,坐镇一线,指挥、协调大赛各项筹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濮阳坚持“节约、科学、绿色、开放、廉洁、安全”的办赛理念,探索出数字化标准化办赛新路径,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提供细致、便捷、周到的全方位服务,营造和谐、安全、舒适的大赛环境,力争办成一届组织周密、精彩圆满、影响广泛的高水平技能盛会,推动技能河南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加快实现“两个确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应有贡献。
事实证明,濮阳完全有能力承办这样的大赛。大赛期间,无论是赛事安排,还是志愿服务;无论是后勤保障,还是安保工作;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工作能力,都赢得了前来参赛的所有人的认可。来自洛阳的剪纸选手畅杨杨说,近年来,多次代表河南到国内外参加非遗展演,去过不少城市,感觉濮阳这个城市干净、漂亮,人也热情,一切都很好。赛事期间,安阳代表团的选手还专门给大赛组委会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濮阳为选手提供的优质服务。大赛期间,记者相继采访了20多位参赛选手、裁判及各地代表团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对大赛、对濮阳给予了高度评价。4月26日的开幕式上,当濮阳城市宣传片播放完毕,在场所有人情不自禁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濮阳。
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孔军的话最有代表性:“大赛达到了展示技能风采、选拔技能人才、交流技术经验、激励技能成才的预期目标,是一次胜利的大赛,是一次服务大局、主题突出、精彩纷呈、反映良好的大赛。”毫无疑问,这是对濮阳一年多来为大赛所付出的各项努力的最高褒奖,是对本次大赛各项工作的最高褒奖。濮阳,借大赛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
构筑技能濮阳建设的高台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省委书记楼阳生说,加快建设技能河南,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要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开创我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新局面。
河南省技能大赛,目的就是要紧扣“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这一主题,聚焦服务全省重大产业布局、重点领域职业(工种)、技能岗位用人需求,探索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技能、人人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的浓厚氛围。
谈及大赛效果,吴孔军评价说,此次大赛,参赛选手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创造了赛事精彩佳绩,赛出了水平风格,赛出了工匠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省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匠人的精湛技艺、精神风貌。大赛的裁判员、工作人员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用辛勤和汗水共同成就了一场技能盛宴。大赛期间,各界群众通过现场参与、线上观看直播等多种方式,热情关注赛事竞技、技能演示、高技能人才宣传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工匠精神在濮阳得以弘扬,劳模精神在濮阳得以光大,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在濮阳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当然,此次大赛对技能濮阳建设,更是意义深远。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升显说,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对濮阳“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濮阳会借大赛的承办,汲取各地经验,为技能建设带来全方位的进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段升显介绍,近年来,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技能培训工作永远不会有休止符。本次大赛,濮阳选手敢打敢拼,获得了综合成绩第四名的好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与先进地市相比,我们在技能人才建设和培训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更好地推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的开展。
新时代新征程,有技能最精神。今天的中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数心怀技能报国梦的新“蓝领”,正精神抖擞、踔厉奋发,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当前,全省上下正锚定“两个确保”、 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广大技能人才对河南挺起制造业脊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濮阳一定会以此次大赛为契机,采取更加有力举措,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倍增计划,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中原工匠和大国工匠,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动力源泉。本报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