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2023年新征程已开启,濮阳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如何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近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部门的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给出了具体路径。
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建立健全全市经济运行调度机制,紧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对电量、税收、车流量等先行指标进行周调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发挥各行业牵头部门作用,精准调度,科学施策,形成工作合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强化企业帮扶,推动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满负荷生产。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一季度组织政策宣讲活动4场次以上,举办“四项对接”活动6场次以上,做好“四上”企业服务工作,力争一季度“四上”企业入库245个。落实好国家、省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好我市出台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的90条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一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
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44个续建项目年后复工复建,持续实施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攻坚计划,开展稳投资重要项目专项督导服务活动,推进76个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尽快开工,确保一季度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全速推进“三个一批”项目,以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为重点,推动39个“签约一批”项目早日落地建设、59个“开工一批”项目尽快实质性开工,争取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达效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紧盯国家、省出台的稳经济扩投资政策,精准谋划储备一批金融工具类项目,完备申报条件,根据政策对口申报,力争更多项目落户濮阳。抢抓国家即将发行第二批专项债机遇,做好项目储备,推动前期谋划项目的研究论证和立项,加快已立项项目土地、规划、环评等包装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具备发行条件、得到更多专项债资金支持。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年为抓手,培育壮大“四新”产业,开工建设欣瑞生物丁烯二醇、中原油田增量配电网风电、天地人环保固废危废热解设备制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巴德富新材料产业园、安吉利环保废矿物油循环利用等项目。加快发展“两能”产业,推进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风氢扬研发生产基地、超声AI辅助诊断系统等重大项目,力争建成中裕智能能源综合站,投入运营20辆氢能公交车。迭代升级传统产业,深入开展企业技改提升行动,加快实施中建材TCO玻璃改造、天邦石油粗苯加氢等65个高端化改造项目。统筹推进开发区扩区调规,3月底前完成各开发区发展规划初稿编制,并及时开展开发区发展规划报批工作,争取上半年完成发展规划批复。
抓实农业生产工作。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制订防灾减产促丰收预案,做好低温冻害应急准备,防范“倒春寒”。科学调控肥水,及早做好水源、设备、供电等准备工作,统筹黄河水、地下水等各类水源,组织好浇水追肥。加强病虫草害预警预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加快推进冬春水利建设,力争2月底前基本完成冬春沟渠清淤工作,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扎实推进10件25项重点民生实事,尽快出台工作方案、考核办法,制订工作台账,确保一季度全面启动各项民生实事工作。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一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00人以上。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一季度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75万人次以上,新增持证人数1万人以上。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加强电力电煤供需监测,确保电煤库存稳定在15天以上,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用暖需求。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史卜航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