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逐梦而行,实干铸就超越。2022年是经开区建区30周年,该区干部群众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为笔,勾勒出一幅恢弘壮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这一年,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02.8亿元,同比增长9.6%,这也是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是其命脉和根基。沉甸甸的数字背后,凝聚着经开区人奋勇前行、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也寄托着加快建设高新技术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低碳先行区、集群发展引领区、环境优美宜居区‘五个经开区’的梦想和希望。”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梅兴秦满怀信心地表示。
突破之年的经开区力度
位于经开区的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生产吡咯烷酮系列化学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吡咯烷酮行业第一家挂牌上市企业、濮阳首家成功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子绝缘材料、工程塑料等高科技领域。
迈奇化学的成长史,见证了经开区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如今,在经开区的工业经济版图上,像迈奇化学这样专注并深耕于自己所属行业的“隐形冠军”有几十家,它们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走向海内外。
工业兴则百业兴,企业强则经济强。2022年,经开区深入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年”活动,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9个,年度计划投资68亿元,已完成投资95.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40.6%,其中,联众兴业航空航天高能燃料、乐享化科合成橡胶材料、科瑞斯废矿物油循环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等8个项目已建成,中原大化甲基丙烯酸甲酯、惠成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班德路对甲苯磺酰氯等11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更令人称赞的是,经开区申报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区域企业内循环平台”“基于媒体深度融合数字化城市服务平台”两个项目被国家工信部评为“2022年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占全市总数的2/3;中原大化“5G无人机+AI”智能巡检项目在国家工信部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行业虚拟专网专题赛上荣获二等奖,为全市唯一获奖项目。
这些亮眼的成绩,是经开区围绕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三大定位”,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延链补链、融合发展“五大工程”取得的硕果。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全力做好新材料产业的“加法”、“两高”“两低”项目的“减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乘法”,强化龙头带动、头雁引领,努力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进入中高端、处于关键环、掌握话语权。
为让更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经开区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引导辖区企业实施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引导惠成、宏业等“链主”企业向上下游延伸,补齐行业短板,形成了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网状产业集群。
突破之年的经开区高度
无人机起飞、巡检、“返巢”一气呵成,数字孪生大数据建模系统让整个厂区实况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只需在远程驾驶舱操作,料棚内的铲车就能根据指令完成倒料、混料、卸料、上料等作业,实现了5G远程驾驶精准配料。这是1月16日,记者在经开区辖区企业同力水泥看到的一幕幕场景。
随着数字化为企业生产转型赋能,智能制造在经开区多点开花。据统计,经开区目前共有智能工厂4家、智能车间10个,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2022年,经开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全面部署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制定以打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为主体的智能制造体系,建立“千企”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对入库项目(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案例考察、专题培训、技术实训、方案推介等全链条服务,努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化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顶层设计下,我们通过‘工业化’搭载‘智能化’,‘信息化’加持‘数字化’,企业的生产正变得越来越智慧。”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文旻称赞道。
突破之年的经开区温度
企业既是疫情防控物资持续供应的重要支撑,也是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环节。过去一年,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企业专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物资供应和连续生产,坚决将疫情风险阻挡在企业外部。据统计,疫情期间,经开区将325家企业(项目)纳入“四保”白名单,实行驻企服务等措施,为企业发放车辆、人员通行证1000多张,保证了75家规上工业企业正常生产。
当前,企业发展依然面临融资、人才、市场等方面问题。瞄准这些痛点难点,经开区不断创新思路,坚持靶向发力,推出一系列精准化服务。选派334名作风过硬、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担任“万人助万企”助企干部,加大助企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2021年重点帮扶168家企业的基础上,2022年新增企业360家,并全部配齐区级助企干部,做到“四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双创团体等各类企业全覆盖。
砥砺奋进三十载,踔厉奋发向未来。刚过而立之年的经开区,犹如一艘风劲帆满的航船,正在广阔的产业深海中破浪前行,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徐德利 施民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