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美丽乡村更宜居 群众生活更幸福

作者:本报评论员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13 06:36:0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创建“生态宜居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的具体行动,是提高广大群众满意度的生动实践。

创建“生态宜居星”,比的是基层组织组织力,赛的是党员干部精气神,关键是精益求精地补短板、抓落实、促提升。范县把创建“生态宜居星”作为事关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实干干实、快干干好,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实现生态宜居,要突出支部引领,营造“人人创”的局面。支部是一线作战单元,要吹响冲锋号。用好主题党日,实行积分管理,结合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为党员划分责任区,设定示范岗,将党员深深嵌入到人居环境整治网格中。坚持党员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支部领着干、党员示范干、群众争着干”的创建格局,让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更有获得感。

实现生态宜居,要坚持规划先行,留住美丽乡愁。记得住乡愁才能守得住幸福。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村明确村庄类型,合理确定布局规模,切忌“一种颜色刷到底”。深挖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绿色农业、循环经济,着力发展农家乐、深加工等第三产业,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群众吃上“绿色生态饭”。

实现生态宜居,要优化市场运作,根治“垃圾乱”的顽疾。垃圾分类,小事不小。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构建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无人管、无处去等问题。管好用好乡级改厕服务中心,高标准推动“厕所革命”。因地制宜优化污水处理模式,持续加大畜禽粪污整治力度,全面加强排污除污设施监管,坚决杜绝黑臭水体现象,扮靓乡村“面子”,根治脏乱“里子”。

实现生态宜居,要着眼长远发展,健全“长久治”的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以实干为基、长效为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既注重直观性、易量化的指标,又重视打基础、管长远的指标,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更加立体完善的生态宜居考评体系。通过“美丽庭院评选”“积分兑换”等活动,增强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人翁意识。常态开展“随手拍”“红黑榜”等活动,营造“人人监督人居环境”良好氛围。

有生态乡村,才有生态中国。党的二十大再次发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抓好“五星”支部创建,我们要不断激发城乡基层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