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投身革命,父辈积极参军,孙辈深耕岗位……在华龙区岳村镇东田村,红色家风在郭循功家庭代代相传,让他们的人生绽放光彩。
市级文明家庭116个,省级文明家庭3个,国家级文明家庭1个。在我市,像郭循功这样的文明家庭何以遍地绽放?
文明家庭源于言传身教
在孟昭旭家,进门就能看到张贴在显著位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训家教。年逾古稀的孟昭旭和爱人王改玲,在和谐、互爱、互敬的晚年生活中,共同学习,共同做好事。他们先后拿出几万元积蓄,救助7名贫困大学生;他们在南方洪灾、玉树地震时,主动捐款3万余元;他们不仅善待自己的老人,还挂念乡镇敬老院的130余名孤寡老人,连续12年购买礼品表示慰问。
老人从父辈传承的孝亲敬老、艰苦朴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美德,不仅让他们一生受益,也在言传身教中为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如今,孟昭旭的三个孩子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像父母一样爱岗敬业、孝敬老人。对别人能舍、对自己能俭、对社会能捐,引领社会树新风、树正气,对于获得市级文明家庭荣誉的孟昭旭家庭来说,家风家教是他们承上启下的法宝。
文明家庭源于重德守善
妻子朱先荣是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丈夫仝其栋是台前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他们的两个孩子,女儿大学期间就是共产党员,如今上高中的儿子也是一名优秀共青团员。
这户家庭奉行“百善孝为先”。夫妻二人每天会给双方父母打电话,每周抽出时间看望陪伴老人,换季时想着为老人添置衣物,老人生病时更是悉心照顾。儿媳孝敬,婆婆待儿媳也像女儿一样,全力支持她的工作。22年来,婆媳二人从没有吵过架,成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学习的典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朱先荣夫妇的两个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像他们一样孝顺、善良、积极、乐观。女儿仝鑫宇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儿子仝兴昊多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团员。朱先荣夫妇用文明家风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文明之家。
文明家庭源于制度保障
文明家庭在龙都遍地开花,源于我市大力开展的家庭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牢固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我市持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宣讲,让新时代家庭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全市公务员学在日常;在全市做深做实家庭文明创建品牌活动,实施培育文明风尚行动,开展党员干部清廉家风建设活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丰富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完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
文明家风在濮阳已蔚然成风。他们中有带母出嫁孝感天地的李冰家庭,有十几年如一日热心公益的宋丽萍家庭,有重责任有担当的庄国印家庭,还有杨天飞家庭、杨明锋家庭、商荣锦家庭、鲁丽彩家庭……
一个个文明家庭,正如一面面旗帜,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一个个文明家庭,已成燎原之势,正汇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在龙都大地灿烂绽放。记者 王亚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