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带血的效益一分都不能要”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23 07:38:22   

中石化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路桥梁和市政建设、化工石油工程安装等为主业,施工队伍遍布国内外市场的国有大型企业。该公司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理念,从严从细从实抓安全生产,10年来,累计创造产值176.66亿元,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公司高层始终强调——

“带血的效益一分都不能要”

安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中石化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建工”)作为一家以公路桥梁和市政建设、化工石油工程安装等为主业的综合性施工企业,正式员工1300多人,施工队伍遍布于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进军沙特、加纳等国际市场。由于施工工地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做到安全生产成为必须面对的大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原建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瞄准打造本质安全型、安全高效型石油化工施工企业这一目标,从严从细从实抓安全生产,形成了以“安全”育人、以“安全”塑人、以“安全”铸人的企业文化软实力,筑牢了企业持续安全有效和谐发展的基石。10年来,中原建工累计创造产值176.66亿元,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

多措并举,厚植安全理念

“王师傅你好,你的安全帽带没有系好,请把帽带系好后再进入施工现场。”这是11月21日,中原建工市政工程分公司天津南港乙烯项目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监督官王伟,严格管控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员工的一个场景。

王伟介绍,工程造价1.9亿元的天津南港乙烯项目是一个融土建和安装工艺于一体的大工程,工地上的各个施工点需要交叉作业,安全管控难度很大。该分公司自今年3月进驻现场后,HSE监督官每天都要对施工中的每个安全细节进行巡查,包括每位进入作业现场员工的劳保服穿戴等,一丝一毫都不放过。

多年来,随着外闯市场力度加大,中原建工大批队伍迈向了国内外市场,但该公司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扎实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着力营造“让安全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浓厚氛围,引导全体员工树牢安全意识、坚守安全行为,实现自我约束,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快看,管理部杨副经理写的《安全生产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文章发表在公司《HSE季报》上了。”9月15日,该公司华中项目管理部东部气源项目安全员廖刚,拿着刚刚下发的公司2022年第三期《HSE季报》,在作业现场逢人便说,“关于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文章讲得多好啊!”

中原建工立志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安全工作任重道远。2012年,该公司创办了《HSE季报》,每季度出版一期,广泛宣传安全常识、安全生产体会和安全事故案例,成为公司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为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该公司成立的安全生产演讲团常年穿梭于一线工地,仅去年就在20多个工程项目部演讲40余场次,总行程3万多公里。身边一件件震撼人心的安全故事,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各个项目工地、基层单位开展的制作安全亲情牌、晒全家福照片、家人安全寄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彰显出中原建工人的安全文化特色。

“看了公司安全文化展厅的事故案例,发现许多安全事故都是违章作业造成的,想想就让人害怕。以后我一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焊接作业。”6月18日,参观完中原建工安全文化展厅后,该公司油气安装项目管理部电焊工倪正由衷说道。

为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成效,2015年,中原建工在公司总部精心布设了以警钟长鸣、风险控制、常见习惯性违章作业、文化引领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展厅,让员工在参观时通过“照镜子”“找差距”接受安全教育,成为安全宣传教育的又一面“镜子”、又一个“窗口”;使员工从被动地接受HSE规章制度,转变为“我要安全、我要健康、我要环保”的主动行为。

健全制度,重在落实落细

“企业最大的效益就是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带血的效益一分都不能要。”这是该公司执行董事杨宏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中原建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渗透并根植于员工的思想深处。“这个月怎么扣我们单位这么多分?”10月13日,在四川达州召开的一次安全讲评会上,普光气田公寓楼(达州区)项目负责人面对处罚提出质疑。

“看看这个,你们就明白了。这都是检查时在你们这里发现的安全问题。”中原建工西南项目管理部经理崔新勇拿出一张量化考核表和几张施工现场照片说道,“你们的脚手架搭设不符合相关要求,并且防护措施不到位,属于公司安全‘低老坏’清单中的B类问题,违反了《安全从严管理清单》第10条。按照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规定,给予你们项目部1万元经济处罚,并按照规定进行扣分。”一席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口服心服。

为把安全管控制度落到实处,中原建工每年年初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同时制订《项目工程HSE管理办法》《HSE管理量化考核评分细则》等27项基础安全管理制度,对公司9种岗位、63个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细化。

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将安全费用单列,要求分包商按比例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对不服从安全管理的,延期支付计量款。对分包商实行人员、设备入场验收确认,确保人员持证上岗。此外,每年对分包商的安全业绩进行评价,建立分包商资源库,对安全业绩好、管理水平高的分包商给予政策优惠,对安全业绩差的,实行“一罚二停三清退”。

在3月15日中原建工月度生产计划会上,西北项目管理部新疆鑫宇峰盛油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分包商因安全生产许可证未更新,以及分包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已过有效期等问题,被通报批评并处罚款。

采访中,提起“末位约谈”制度,中原建工基层单位的干部都会有点谈“约”色变。因为在每季度的检查考核后,中原建工主要领导都会约谈安全工作排名后三位的基层单位党政领导。凡是被连续约谈3次的,基层单位党政领导将被撤换。

立足长效,打牢安全基础

“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打牢基础,常抓不懈。”杨宏伟表情凝重地说。

针对施工战线点多面广的实际,中原建工除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外,还建立健全基层HSE管理网络,在国内新疆及国外沙特、加纳等地设置了HSE监督分站。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常年跑施工现场,竟然被公司评为安全专业的副主任。”5月10日,被中原建工评为安全专业副主任的道桥工程分公司HSE监督官徐爱建对记者说。

这是中原建工对安全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政策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基层HSE监督官可享受项目部、中队副职待遇,在奖金分配上也比同级别干部高出0.5的系数;凡是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一次性奖励4000元。此政策在中原建工安全管理人员中掀起一股考证热潮。

近年来,中原建工把现场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借鉴沙特阿美公司现场标准化管理经验,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建标—实施—完善—推广”步骤,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公司负责人介绍:“起初以道路大中型项目为试点,在道桥专业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后来又按施工类型,把现场标准化管理陆续推广到长输管道、场站、道路、桥梁、市政、油区工艺安装六个施工专业,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根基。对安全培训严管重罚是中原建工多年来从未放松的一个环节。西北项目管理部在今年一季度安全培训中,因为未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对培训组织情况和培训效果的评估不符合实际,对新入场人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未制订改进措施,从而被通报批评,并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别的企业员工最不喜欢开会和学习,而我们单位,只要有安全培训班,员工都争着参加。”中原建工道桥二处一名职工说,“多学点安全知识,熟练掌握施工操作规范,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每年年初,我们都会积极主动签订安全承诺书。现在,我们外出施工,家里人都很放心。”

“还是那句话,企业不能不讲效益,但带血的效益一分都不能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不仅要牢牢镌刻在每名员工的头脑中,更要外化成他们不折不扣、脚踏实地的行动。”杨宏伟言语铿锵、掷地有声。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许海军 孟凡民

坚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企业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中石化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年创造产值176.66亿元,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这份耀眼的成绩单,是该公司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成效的最好体现,是用安全文化凝聚发展力量的有力说明,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石化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坚决扛起安全生产的政治责任,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强化防微杜渐的严密措施,构建持续稳定的安全文化,形成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书写了安全生产的优秀答卷,树立了坚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企业典范。

11月21日发生的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厂房火灾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刻保持“归零”心态,绷紧安全生产的“思想弦”,筑牢安全生产“生命堤”,把安全的网络织得更密更牢,形成安全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各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对安全生产问题突出行业和领域要加强制度化常态化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史瑞红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