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龙之音管弦乐团首场演出。
9月28日,我市第一支本土管弦乐团——濮阳市龙之音管弦乐团,在市工人文化宫大剧院进行了首场演出。这是市龙之音管弦乐团的首秀演出,更是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精心筹备的贺礼。
第一支本土管弦乐团
市龙之音管弦乐团,立足于市音乐家协会,在四季弦乐团基础上,广募人才,集聚音乐爱好者,壮大成为我市第一支完全由本土音乐爱好者组成的管弦乐团。根据省委宣传部开展“喜迎二十大”重点文艺活动的部署,作为河南省2022年“乐享新时代”周末音乐汇活动重要一站,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支由近60人组成的管弦乐团初步成型。他们中有在职人员也有退伍军人,有老师也有学生,有父亲也有孩子,有刚生过宝宝的妈妈也有待产的孕妇……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胡洪担任团长和指挥,在市油田艺术中学任教的郭希智任艺术总监。
“我们是一支新成立的乐团,一些成员更是半路出家,大家凭着对音乐的爱好聚在一起,大家的演奏水平也许尚不出众,但他们在排练时的努力绝不输任何一名专业人员。”胡洪如是说。
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成立本土管弦乐团,就是为了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这也是我们成立乐团的初心之一。所以,乐团一成立就开始进入排练阶段。”郭希智说,乐团成立之初,因成员居住分散,乐团采取分散式排练,每周进行一次集中排练。随着演出日期的临近,集中排练的密度越来越大,从每周一次变成每周三次,从排练半天变成排练全天。高强度的排练,即便是胡洪和郭希智这样从事了半辈子音乐教育的老音乐人而言,也依然感到力不从心。
“有了党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稳定的生活,为党的二十大尽点力又算得了什么?”排一场大型的音乐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在胡洪、郭希智二人的心中,这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更是整个乐团不辞辛劳为之奋斗的目标。
热爱和奉献
是乐团的支撑
“追求源于热爱,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且没有任何利益回报。尽管如此,成员们的表现依然令我感动。”谈起乐团的成员,郭希智这样说。
没有经费,成员自筹经费;没有赞助,成员各尽所能。胡洪停了自己教授的小提琴课,贡献出音乐教室作为乐团的排练教室。每次排练,60平方米的教室里容纳了近60名成员。从初春到盛夏,从盛夏到中秋,他们经历了寒暑,收获了幸福。高强度的排练虽然很累,但没有一个人因此请过一次假。成员们的演奏也从磨合期的青涩一步步变得娴熟。
“在我们乐团里,年纪最大的近60岁,最年轻的才18岁。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排练晚了,家住在南乐县、濮阳县的成员,就住在胡团长家。后来,市油田艺术中学还专门为乐团提供了排练场地。有的成员为排练人员送饭,有的提供道具,每个人都在尽其所能为乐团奉献,这份奉献精神也是艺术的灵魂。”谈起乐团成员,郭希智万语千言,“我们的目标是成立一支管弦乐团,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更多。”
让音乐走进千家万户
9月28日晚,市工人文化宫大剧院里乐声悠扬。舞台上,灯光璀璨,华服亮丽;舞台下,掌声阵阵,喝彩频频。“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管弦音乐会在管弦乐《红旗颂》中正式开场。数月来积攒在胡洪心中的压力,此刻化为满腔激昂,如泄洪般滚滚释放。而这场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的演出,同样承载着全团成员对党的信仰、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
演出落幕后,胡洪和郭希智并没有离开。“演出总体来说,我是满意的。一支非专业的团队,用了半年的时间,奉献出了一台管弦音乐会,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坚持的。”郭希智说。
“为乐团取名‘龙之音’是因为这是我们龙都濮阳的本土乐团,弥补了濮阳没有本土管弦乐队的空白,是龙都人民的乐团,演奏的是龙都人民的音乐。我们希望它可以继续发展壮大,也希望可以把这种音乐形式常态化、普及化,让‘龙之音’走进千家万户。”胡洪说。记者 赵春晖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