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优秀人才和企业代表系列报道之四
宏业控股集团:人才支撑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22 08:08:01   

农田中剩余的秸秆,最终被制成阻隔性更好的高性能塑料,或被加工成新型生物降解材料的原材料,纺成纱线制作衣服,压制成餐具;从秸秆中提取的木质素,被用作生物质热电工厂的燃料,燃烧后的灰渣被做成了有机肥……这是生物基材料的神奇“蝶变”。

目前,这个“蝶变”的链条还在逐渐拉长。9月19日,记者走进位于宏业控股集团的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看到大家都在各自忙碌。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研究院院长陈志勇表示,9月下旬,采用公司自主研发工艺技术的3个生物基聚酯新材料示范工程将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填补全省产业空白。

创建于1998年的宏业控股集团,虽然在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中“年龄”最大,但却依靠不断创新,在产业集群中始终处于“领军”地位。其保持“常青”的秘诀之一,就是重视人才、吸引人才,并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宏业控股集团重视人才建设,是从公司建立之初就有的,也是全公司自上而下的共识。公司创始人陈志勇学的是化工专业,大学毕业33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基材料的研发创新。目前,他除了是一位企业管理者,还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厦门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是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陈志勇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推动公司做大做强,依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行不通。为此,公司通过“借梯上楼”“借智借力”,实现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先后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蒋剑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俞书宏等6名院士。目前,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88人,其中固定研发人员256人、客座研发人员32人。除了6名院士,公司还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技术带头人5人。

此外,集团公司还与郑州大学、东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省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生物基化学品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等7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一批高层次的学术人才和高端前沿的研发机构,为宏业控股集团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坚强支撑。

据统计,自2008年成立以来,集团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96亿元,承担完成省级以上项目19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2-甲基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作为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重要原料,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获授权专利186项,“农业剩余物综合利用”专利群荣获河南省专利特等奖。

人才是决定濮阳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我市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努力在全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爱才惜才、招才引才、育才留才的浓厚氛围。对于宏业控股集团来说,也不例外。

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索昊玲介绍,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公司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比如:为入职的博士类人才提供居住公寓、安置补贴等;采用股权激励,拿出项目产业化后利润的5%作为奖金等方式,对内部人员进行激励;对于外部合作专家,采用“固定费用+单项技术服务费用+差旅补贴”的方式进行合作。此外,公司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及重大节日聚会、外出旅游等活动,切实增强各类人才对公司的认同感、融入感和归属感。

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PBS(柔性)生产线项目技术带头人赖玉龙来自江西省,因博士所学为化学工程专业,与宏业控股集团发展方向相契合,因此受聘来濮阳发展。他表示:“公司会充分尊重技术人员的意愿,适合做项目的做项目,适合做科研的做科研,适合做生产的做生产。总之,尽力给每名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和上升空间。”据介绍,目前,仅产业研究院就有本科以上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地人。

9月初,我省公布首批8家河南省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由宏业控股集团下属的宏业生物牵头建设的省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位列其中,这也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创新中心。据介绍,该创新中心将与省科学院共建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宏业控股集团以此为契机,首次就向省科学院申请了18名博士,每一名博士都要进到合作单位的一线工厂或中试基地,将自己在实验室进行的理论研究融入现场生产中。他们的到来,将为公司加快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更多人才的到来,有助于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加快实现从实验室到小试、中试‘一条龙’,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高效发展,为全省生物基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志勇说。记者 段利梅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