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旅体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为牵引,统筹推进文化文物广电体育旅游各项工作,努力在改革创新、项目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为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作出积极贡献。”8月22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民表示。
以“三个空间”为基础,打造“中华龙源地”文化品牌。围绕“龙根龙源”主题,将西水坡考古遗址公园、龙源小镇等场所打造为中华文明探源、溯源目的地。一期启动建设中华第一龙博物馆,二期建设以龙文化为主题的考古遗址公园,将其打造为濮阳的城市文化新标识。围绕“龙都风采”主题,以龙山龙湖为核心区域,打造新的象征性文化空间。围绕“龙城腾飞”主题,打造高铁精品旅游线路,让“坐高铁、游龙都”成为跨区域消费新的增长极。
以四大基地为依托,打造“世界杂技城”文旅新业态。改造提升东北庄、濮阳杂技学校、水秀街、娄昌湖四大杂技展演基地,打造“世界杂技城”文化示范区,叫响“世界杂技城”文化品牌。东北庄以展示展演原生态杂技文化为核心,创新杂技艺术展演内容,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艺术创新能力,走出一条集教学、创作、表演和服装、道具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发展道路。做好《水秀》剧目迭代升级,不断推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高科技的优秀剧目。提升娄昌湖乡土杂技特色村节会水平,常态化开展杂技表演、民俗表演、啤酒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建成全国杂技与民俗旅游网红打卡地。
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对所有文体设施项目赋予旅游功能,特别是将市图书馆、市工人文化宫、市体育场、市极限运动中心打造成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强化文旅项目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其在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作用;推动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事业性文旅资产,以此为基础发展文旅产业,以产业的收益反哺事业发展,实现事业产业双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强文旅产业支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着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文化旅游体育需求,加快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一园三馆”、华夏神木博物馆、体校综合训练馆等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完成澶渊之盟博物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6个数字化提升项目,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旅游目的地;以西水坡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取得重大进展、龙山龙湖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报告出台为契机,加快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以其中的优质项目为抓手,举办招商引资大会,为项目实施多方筹措资金。
以优质活动为载体,盘活濮阳文旅市场。精心组织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办好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以中原城市群为主要客源地,在高铁沿线城市举办“龙的传人·惠游龙都”濮阳文旅资源推介会;持续开展“濮阳人游濮阳”、“濮阳礼物”评选等主题活动,举办“濮阳名厨”“濮阳名吃”评选活动,制作濮阳美食指南、美食电子地图、美食精品线路攻略等;举办濮阳非遗文创产品展销会,让非遗贴近群众、走进生活。不断挖掘上古文化、黄河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吸引外地游客来濮旅游。记者 王庆红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