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刘庆同:助人为乐成习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17 06:33:37   

“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自己坐吧。”

“没事,我身体好着呢,马上就下车了,站一会儿没关系。”

8月14日上午,在开往中原油田总部的16路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对话的二人,是一名孕妇和中原油田退休职工刘庆同。当时,刘庆同看到一名孕妇上了公交车,便主动让座给她,让这名孕妇觉得格外不好意思。

老人给年轻人让座,发生在刘庆同身上并不奇怪。今年76岁的他,多年来把助人当快乐,一次次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传递着温暖和正能量。

去年夏天,刘庆同骑三轮车路过大庆路华龙商厦附近的公交站点时,看到车上走下来一名80多岁的老人和一名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士。眼看那名女士手里还拎着很多礼品,走路十分吃力,热心的刘庆同看不下去了,主动上前问她们去哪儿,说可以用三轮车免费送她们。

那名女士不相信地说:“我们是从老家来走亲戚的,身上带的钱不多。你真的不要钱吗?”刘庆同拍着胸脯说:“你们放心吧,我是中原油田的退休职工,看到你们有困难,就想帮一把。”

听到这话,那家人才半信半疑地坐上了三轮车。刘庆同安全地把她们送到中原油田科技新村小区后,那名女士感激地说:“今天多亏大爷了,油田人心肠真好!”

“多年来,我养成了在生活中多观察的习惯。别人有难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刘庆同说。

去年9月的一天深夜,刘庆同料理完老乡的丧事后,骑三轮车经过中原文化宫时,看到一名60多岁的老人在路边来回徘徊。他猜着老人需要帮助,就下车对老人说:“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有啥难处吗?”老人着急地说:“我住在儿子家,对这儿的环境不熟悉,晚上出来转转就迷路了,不知道咋回去了。”老人描述小区旁边有座桥,刘庆同推测可能是登月小区,就说骑三轮车送老人回家。老人把刘庆同当成蹬三轮车拉客的,急忙说:“我身上没带钱,回去再给你钱吧。”刘庆同摆摆手:“我拉你不是为了挣钱,只要能把你安全送回去就行,正好咱们住一个小区,顺道。”到达老人儿子楼下时,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连声说:“我今天真是碰到好人了!”刘庆同挥挥手:“赶紧回家吧,家里人肯定着急了。”

即便身在外地,刘庆同也不忘做好事。去年4月,他和家人到兰考办事,经过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门口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门口东张西望、一脸焦急。刘庆同急忙让家人停车,下车后耐心询问情况。原来,那天是清明节,那位老太太是去祭奠焦裕禄书记的,结果时间晚了,等了半天也等不到车,家里离那儿还有10多公里,正发愁如何回家。刘庆同热心地说:“太黑了,路上不安全,我送你回家吧。”随后,他直接把老太太送到所在的村子。老人一家感谢他,要给他报酬,却被刘庆同婉言谢绝。

刘庆同还是一个心底无私、见义勇为的人。前不久,刘庆同走在中原路上,看到一名老人突发急症倒在地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围观群众全都退避三舍、不敢上前救助。刘庆同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劝说路人一同帮忙,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医生把刘庆同当成病人家属,说多亏送得及时,要不就危险了。病人家属赶到后,感动地说:“虽然素昧平生,却能伸手救助,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

多年来,刘庆同做了很多这样的好事。点点滴滴,无不见证着他的古道热肠。他也用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和掌声。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吴晓新 李焕军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