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对发展壮大‘四新’战略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两能’未来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任务进行了谋划部署,深刻阐明了我市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和总体思路。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谋划部署落实‘1236’战略布局,为构建‘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六大’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8月5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雷灯照说。
雷灯照表示,市科技局将加快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聚焦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创新主体锻造、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抓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以扬优势、补短板、强能力为方向,整合创新资源,高标准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按照“分批进行、压茬推进”原则,年底前完成40家共建科技研发平台签约。推动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人工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在濮阳实现产业化。持续推进合作共建河南省龙子湖低碳能源实验室工作,依托河南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高校院所,争取合作共建龙子湖实验室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尽快投入运营。强化科技战略合作,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两个联合研究院,尽快实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濮阳联合研究院正式运行,加强与河南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依托市农科院成立河南工业大学濮阳研究院。
抓好高水平创新主体锻造。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壮大创新主体。开展科创型小微企业“春笋行动”,围绕我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坚持结果导向,高树主体总量快速增长、主体质量明显提升、孵化载体提质增效“三大目标”,采取“十项措施”,推进“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协同推进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坚持多方联合、整体推进,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73家创新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树标提升,引导鼓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围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一对一”辅导,加速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进程。同时,强化源头培育,加强孵化服务,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指导企业合理归集研发费用,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研发费用补贴等科技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创新研发活跃度,引导企业加快向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活动“四有”标准迈进。
抓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在引才上下真功。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承载和集聚能力,聚焦我市重点企业、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科技创新需要,常态化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够解决关键科技问题的高层次人才。在育才上动真格。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市内外高校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科研平台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同时积极开展中原学者、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在留才上出真招。加大对创新人才表彰奖励力度,配合市人才办评选一批年度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科技创新明星企业家、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树立注重科技创新、注重成果贡献的鲜明导向。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温兴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