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行政服务中心一隅。资料图片
“因为他是聋哑人,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我们没办法办理离婚手续。”日前,在濮阳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名女士前去反映问题。原来在办理离婚手续的过程中,因男方是聋哑人,无法理解民政窗口工作人员的语意,双方沟通受限,导致离婚手续办理受阻。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专员第一时间找到县民政局窗口领导,并协助办事群众留下影像证明和离婚材料等相关证据。经县民政局重新审核相关材料,群众最终满意而归。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办理什么业务?哪些“办不成的事儿”能在这里办成?
原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务中心,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宗旨,濮阳县行政服务中心在县行政服务大厅80号窗口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配备了醒目的标识标牌。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秉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的服务理念,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指派专人对反映的问题、诉求等及时梳理反馈、分析原因、协调解决,把“不好办”“办不成”的事,转变为“办得成的事”,确保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方找、有人帮。
今年以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接到问题线索13条,其中咨询类12条、投诉类1条。窗口工作人员接到问题反映后,会在第一时间检视堵在哪儿、慢在哪儿、卡在哪儿,进而有针对性地协助协调解决问题,化解群众的不满和积怨。同时,整理阶段性问题,每月汇报、分析、研判,找出服务和管理的短板弱项,并进行相应的整改。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地方政府加快“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探索举措。通过设立这个窗口,濮阳县行政服务大厅不仅快速帮助群众解决了自身的急难愁盼问题,也倒逼审批部门和窗口单位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实现了审批服务事项流程更简、监管更严、服务更优。
“今后,我们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群众能办成的事情越来越多,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事项越来越少。”该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贺慧娟表示。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程正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