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对发展壮大“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两能”未来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及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文旅文创融合新业态、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等产业转型重点任务进行谋划部署,深刻阐明了我市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和总体思路。全市上下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力争尽快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以“五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要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高位嫁接传统产业,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五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集群生态化深度融合。做强“六大产业”,建设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原氢城,重点推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氢能、人工智能“两能”未来产业崛起,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夯实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根基。
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拓展文化旅游发展新空间,深度挖掘黄河文化、上古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等标志文化内涵,扩大文旅产品供给,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拓展“文化旅游+”应用,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培育文旅文创融合新业态,培育壮大影视动漫、文化演艺、数字出版等产业,加大优质文旅资源宣传推广力度,坚持市场化方向,强化龙头引领,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实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弯道超车”。涵养城市文化底蕴,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弘扬行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增强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树立“大食物”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善治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行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在推动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