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实施国家战略的濮阳政协担当
——市政协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写真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01 06:11:33   导出文档

微信图片_20220801074822.jpg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濮阳市思考得早、谋划得早、起步得早,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濮阳市委、市政府重视程度高,谋划思路清,工作举措实,发展效果好,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上作出了示范,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展现了濮阳新作为、作出了濮阳新贡献。”7月18日,部分省辖市政协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协商研讨第三次会议在我市召开,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伟在讲话中对濮阳给予高度评价。

2020年11月26日,河南省沿黄市(区)政协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召开,至此建立起省沿黄市(区)政协协商研讨机制,每年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选定一个主题,由省政协确定一个沿黄地市承办。

省级盛会缘何“花落”濮阳

今年部分省辖市政协协商研讨第三次会议在我市召开,省内14市(区)政协主席齐聚一堂,围绕“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协商建言。

除了省会郑州,我市是全省第一个线下实地承办协商研讨会的地级市。省政协为何将此次大会承办权交给了濮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这个课题的研究上,濮阳有独特的优势,也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徐慧前如是说。

濮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豆腐腰”地段,黄河过境167.5公里,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超过全市总面积的一半。

自1983年建市以来,濮阳市一直在兴利除害、治水富农、建设幸福河上进行积极探索。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把黄河打造成安澜之河、生态之河、惠民之河、文化之河,一直是所有濮阳人的共同考量。

近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主线,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组织政协委员通过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提案办理等多种形式,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参考。

——2017年,市政协坚持政协委员与特邀专家相结合,组成专题调研组,历时3个月,对我市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形成《乘势发力突出特色全力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关于加快我市沿黄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随后,沿黄经济带建设上升为濮阳市发展战略。

——2018年8月,省政协将黄河生态带建设列为协商议题,组成调研组到我市实地察看,认为“濮阳先行一步的探索,彰显了对发展大局的精准把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同年12月,沿黄九省(区)政协共商黄河生态带建设大计,濮阳市政协被特邀参加研讨会并作经验交流。

——2019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主席刘伟《关于将黄河生态带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提案,得到国家层面高度关注。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课题上,濮阳的贡献省政协看在眼里。对部分省辖市政协协商研讨会的举办,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协高度重视。经与省政协积极沟通对接,最终第三次协商研讨会议的承办权“花落”濮阳。

谱写弘扬黄河文化推动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篇章

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华夏龙都”之称。在濮阳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1400多年,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古代遗迹在濮阳大地星罗棋布,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存可溯可考,龙文化、杂技文化、春秋文化、姓氏文化、红色文化在濮阳大地交相辉映,为濮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丰厚资源。

今年部分省辖市政协协商研讨会议的主题为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围绕这个议题,近年来,市政协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市政协就选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文旅文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博物馆建设推进情况”“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情况”等5个课题进行协商调研视察。去年以来,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访调研文化企业30余家、历史遗迹50余处,数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现状,研究问题,提出中肯意见建议。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讲好黄河故事”。市政协积极践行这一理念,主席、副主席带领政协调研组几次沿着黄河大堤,深入黄河文化博物馆、王楼花木小镇、将军渡黄河游览区、滚水坝遗址、八里庙治黄碑、西水坡遗址等文化景区,一路走、一路议;一路开“药方”,一路出“主意”!

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协商,《扬长补短迎头赶上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的亮丽名片——关于加快我市博物馆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助推文旅强市建设》等调研成果相继出炉,为濮阳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政协方案、贡献了政协智慧。

在今年政协全会上,《关于规划建设西水坡考古公园的建议》《关于争取国家、省文保资金的建议》等10余份大会提案涉及文旅融合发展,部分提案被列为市级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持续跟踪督办。何多丰委员作了《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大会发言,建议“赋予黄河文化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博物馆,从中感悟黄河流域的时代变迁,激发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动力。”

市政协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征编出版33万字专题史料图书《黄河记忆》,编写濮阳黄河大事记(1949—2020),以清晰脉络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濮阳治黄史,讲述精彩濮阳黄河故事;发挥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关于促进濮阳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建议》被市委书记、市长双批示,助推了濮阳非国有博物馆业高质量发展;克服疫情影响,创新组织模式,成功举办“濮阳张姓文化节”,提升了影响力,扩大了知名度,进一步擦亮了濮阳文旅品牌。

积极建言献策 发出“濮阳声音”

研讨交流是本次协商会议的重头戏。与会的14市(区)政协主席围绕各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情况,说现状、谈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市政协有关领导代表我市作了发言,并提出了需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三条发展建议。

一是支持北金堤蓄滞洪区分区分类发展。建议协调国家、省水利部门支持北金堤滞洪区分区分类发展,在重大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倾斜;研究出台北金堤蓄滞洪区未运用时补偿机制,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智力补偿,为加快实施重大文旅项目提供保障。

二是加大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支持力度。建议设立省级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基金,促进全省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文旅文创产品;支持中青旅集团、星东方文旅集团、四川中大集团等文旅企业落户河南,鼓励各地市文旅企业与国家大型文旅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积极推动“中华第一龙”考古遗址复原工程纳入黄河文化标志性重大工程和省重点项目,增强全球华人对龙文化的认同;推动设立省级上古殷商文化旅游区协作工作机制,统筹安阳、濮阳及省内外更大范围的合作,推动上古殷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三是打造完整的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议将濮阳纳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域旅游主题形象塑造推广工程、河南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工程,将濮阳龙文化、红色文化、杂技文化等特色黄河文化纳入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将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从洛郑汴向下游延伸到濮阳,努力打造精品“点”、建设示范“线”、形成出彩“面”,在全省形成一条完整的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省委、市委高度重视。下一步,市政协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本次协商研讨会议精神,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和我省文化旅游将进入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黄金机遇期,聚焦成果抓落实,持续开展调研、协商议政,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南落地上贡献濮阳政协智慧和力量。”徐慧前说。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魏文正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