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法院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7-20 06:33:57   

7月12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半年工作座谈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哲代表我市法院就强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工作作了典型发言。

近年来,我市法院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坚持科技驱动,把信息化、智能化贯穿管案、管人、管事的全过程、各环节,上线智慧党建、质效分析、绩效考核等八大信息化平台,一体推进党建管理、审判管理、政务管理、绩效管理四大管理体系。今年1—6月份,省高级人民法院考评的26项审判质效指标中,我市法院21项指标优良,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以固本强基为目标,强化党建管理。我市法院将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成覆盖两级法院77个党支部的智慧党建平台,确保法院工作政治方向正确。推进标准化,从党支部建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性锻炼等9个方面对党建工作进行项目化、台账式管理,实现党建内容由虚变实。推进可视化,对党建数据自动提取、精准分析、图表化展示,让77个党支部工作一目了然,实现党支部活动由虚变实。推进可量化,实时跟踪监测,自动评分排名,每月评选红旗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实现党建考核由虚变实。

以数据支撑发展决策,强化审判管理。牢固树立数据思维,党组决策、质效监管、资源配置均建立在对数据的精准分析之上。助推简案快审,对占比90%以上的74个案由进行统计分析,全市两级法院均实行专业化审判,成立44个速裁团队开展繁简分流,平均审理天数12.83天,拉动我市法院平均审理天数降至38.63天。助推案件监管,每周一例会通报发还改判、长期未结、“四类案件”、批量案件情况,评查发还改判案件348件,标注“四类案件”565件,识别批量案件1855件,我市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9.37%。助推执行改革,6次召开全市法院执行改革推进会,两级法院同步设立初次接待专员,建成卷宗管理中心,调入35人重新组建执行团队,在全省首家开通执行调度系统,提级、交叉、指定执行全部线上办理。助推诉源治理,加强司法大数据挖掘分析,就问题楼盘、“民转刑”、虚假诉讼等发送司法建议53件。徐哲就万人成讼率向各县区党委书记致信,今年新收案件数量首次下降,下降幅度7.4%。

以督查问效为抓手,强化政务管理。聚焦重大事项落实,做到急事快办、要事精办、特事特办,20项批办、批示事项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推动“13710”制度落地生根。聚焦人事管理,为每名干警建立电子廉洁档案、人事档案、业绩档案,对履历、学历逐一排查、重新认证,做好干部交流、提拔工作。聚焦能力提升,建成56名调研人才库、151名网评员队伍,定期进行线上调度、线上培训、线上比武,通过微信平台每周发布典型案例,上半年取得国家级调研成果31篇、省级调研成果36篇。聚焦网上办公办案,将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15项考核指标分解至每个法院、每个团队、每名法官,疫情报备、排期开庭、请假销假等全部实行网上审批,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网上交费率、网上保全率、网上开庭率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聚焦廉洁法院建设,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每层均建设不同主题的文化长廊,建成覆盖两级法院和29个人民法庭的音视频汇聚平台,每周2次对诉讼服务、信访接待、庭审现场等226个重点部位开展审务督察,纠治问题98个。

以实干实绩为导向,强化绩效管理。研发智能绩效管理软件,对接审判流程、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人员绩效的自动评估、精准排名。改变以法官为主体的传统考核模式,扩展至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现考核主体全覆盖。改变以办案数量为主的评价模式,提升涉黑涉恶、破产、信访等案件权重,并将省高级人民法院条线通报列入考核内容,实现各类人员绩效考核更精准、更全面。改年度考核为月度考核,在法院显著位置公布考核排名,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直接挂钩,拉大每月绩效奖金差距,最高与最低相差40%以上,让成绩突出的干警受激励、得实惠。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李洁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