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中原油田氢能产业研究院
濮阳市中原油田氢能产业研究院于2022年1月4日揭牌成立。
氢能产业研究院由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牵头筹建,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瞄准氢能产业实际需求与发展前沿,深入开展制氢领域、氢储运领域、氢应用领域等氢能全产业链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氢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创新发展。
按照濮阳市和中原油田氢能产业布局对技术支撑的要求和规划,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筹建成立氢能技术研究所,以配合保障氢能示范工程项目的落地为切入口,培养和引进氢能领域优秀技术人才,做实技术和人才保障,支撑中原油田绿色转型发展,建设濮阳市氢能创新基地。
近3年,氢能产业研究院拟组织开展“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25m3、25MPa新型储氢罐研制”“氢气管道输送及氢气综合能源站技术研发”,攻克绿电制氢稳定控制技术、氢气纯化技术、绿氢制备及氢气综合能源站的安全设计。完成中石化兆瓦级PEM制氢设施测试及验收、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S0EC)制氢装置侧线试验,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完成储氢设备、氢气压缩机等设备测试;建设国内首条氢能高速示范样板,配套氢气泄漏监测装备及预警系统、氢气快速加注技术(70MPa)。
未来5至10年,开展综合能源管控技术、PEM电解制氢关键技术、S0C燃料电池及分布式发电技术研发,重点攻关新材料储氢、地下储氢、氢气液化、天然气管道掺氢等相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制,完成氢源品质分析实验室建设,建立覆盖示范工程设计、建设、运行、质检、维护等全过程的氢能标准体系,扩大绿氢制备产能规模,构建氢能技术孵化及创新平台。开展新材料储氢、氢气液化技术研究,完成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工程化开发和储氢技术中试、吨级液氢储存中试。
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
该项目为2021年度中石化集团公司科研示范项目,2021年8月26日被集团公司列入氢能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课题。中原油田分公司为牵头建设研究单位,参与单位有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该项目通过研究并设计可再生电力(风电、光电)电解水制氢模块化工艺方案,建成中石化首个风光电兆瓦级PEM制氢、储运及加注多系统集中装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建设,打造中石化可再生能源绿氢产业发展示范和科研创新平台,为集团绿氢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该项目公称规模2.5兆瓦,年耗可再生电力电量估算为2520万kWh,产氢约为1吨/天,氢气纯度为99.9995%。中原油田氢能“十四五”规划中,氢气产量扩增至10吨/天,年消耗可再生电力2.5亿kWh,估算需配套风电装机容量114MW。
该项目位于工业园区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厂区内西北部,新建设施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2022年项目建设进度节点为:一季度完成项目设计及审查、评价编制及审查、概预算审查;二季度完成储罐、电力、仪控、项目主材等合同签订,地基处理、设备基础施工;三季度完成压缩机、储罐、PEM制氢系统到货及安装;四季度完成设备安装、配电室改造、循环水场等辅助工程施工,项目中交验收及“三查四定”,系统调试及投产,计划12月开展试生产。
河南省宗惠氢气有限公司及项目
河南省宗惠氢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惠氢气”),成立于2016年12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位于河南省濮阳市石化路西段,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业氢气及高纯氢气贸易公司,深耕豫北、鲁西等地区市场四五年,积累了多家优质客户资源,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依托母公司的丰富资源和资金优势,主要致力于氢气相关业务的开拓,产品主要应用于氢能源汽车领域、新材料、医药、特种领域等。公司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检测中心、配置先进的检测仪器,为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宗惠氢气投资建设的高纯氢及特种气体项目,按照智能化制造的要求,高标准谋划、高层次设计、高水平建设,实现产品升级、技术换代、装置升级。项目建设包括氢气纯化区、压缩机组、充装区、仓库、车辆待检区、五金库房、生产配套用房、控制室及配套公铺、环保工程等。项目技术依托国内先进的氢气纯化技术,可提升本地的副产氢气品质,最终形成年产3600吨高纯氢气能力,实现对园区的副产氢气进行纯化并对外出售。项目设计、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在化工企业中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辖区内资源循环化利用,延长了辖区内产业链条。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工,预计今年7月底8月初进入试生产。
中沁泰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氢能产业园(濮阳)项目
氢能产业园(濮阳)项目是由中沁泰康科技能源集团(濮阳)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投资建设的,位于华龙区科技创业园。项目总投资40亿元,计划入驻氢能装备制造、储氢新材料生产、高压储氢瓶口阀制造、固态储氢加氢站、高纯固态供氢系统装备制造、无人机用特种电源、富氢水保健品、高能量密度燃料电池制造、热电联产系统装备制造、CIGS发电一期等10个子项目,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5亿元。项目按照“先材料及装备,再应用示范,最后产业延伸”的路径,打造智慧能源、绿色交通、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具体来说,项目一期投资3亿元,规划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年产电堆1200台、系统集成1200套、氢化镁100吨。利用中原总机车辆改装资质,合作研发生产环卫、公交、叉车等氢能源特种车辆。二期生产储氢、固态运输、氢气利用、装备制造(无人机、拖拉机、叉车、公交车的应用),可年产氢化镁1000吨,年产值可达65亿元,利税可达8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万吨以上。三期为IPO阶段,年产氢化镁3000吨,年产值可突破100亿元。
为加快项目建设,华龙区政府成立了项目专班,开展跟踪服务。目前,投资3000万元改造厂房8589平方米,装修已完工;设备投资完成2500万元,部分设备已进场;专家公寓、职工宿舍共计30套900平方米已完成装修,职工餐厅500平方米正在装修。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
濮阳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
广东国鸿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是一家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企业,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氢燃料电池产品和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
国鸿氢能是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核心产品是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成立5年来在产业化、规模化、自主化、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备国内领先优势,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
2022年2月28日,国鸿氢能与濮阳市政府正式签约,建设濮阳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建设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电堆、氢系统、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线及氢能源科技研发中心,建立氢燃料汽车运营平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32亿元以上,年纳税1.6亿元以上。
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过渡厂房已交付使用,生产线工艺设计方案已完成,即将开始安装设备。
医学大数据产业园
(北方影像中心)
医学大数据产业园项目由濮阳影像数据产业园有限公司建设,位于华龙区绿城路与新东路交叉口东北角。
项目概算投资12亿元,建设“一库、一院、一园、一中心”,一期建设500台机柜、1万台储存器,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建成后2至4年,预计将带动各类企业总投资超3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10亿元以上,打造成新兴的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一库”指国家级医学图像数据库,利用全国优质的医学专家资源,构建覆盖脑、肺、眼、骨、心脑血管、乳腺等40个重要器官和组织的医学图像数据库。
“一院”指浙江求是数理医学研究院濮阳分院(天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医学影像开展人工智能算法基础理论和产品应用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承担国家与地方政府基金项目、企业合作研发、技术成果转让、科技项目产业化等任务。
“一园”即濮阳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园,依托浙江求是数理医学研究院、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创新中心、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浙江大学理学部图像处理研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持,迅速孵化、培育和聚集一批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设备制造及服务企业。
“一中心”即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医疗服务应用模式,开展教育培训,优先应用于濮阳卫生健康领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濮阳在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核医疗等方面的行业影响力。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华龙区政府已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办公用房确定为濮东产业集聚区科技信息大厦三楼,正在拟订装修方案。一期建设用地已由华龙区盛基公司摘牌,二期土地拟于近期挂牌,合作协议正在洽谈。 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王骁 于慧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