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是一个值得载入濮阳发展史册的日子。上午10时20分,随着济郑高铁郑州至濮阳首列复兴号G9206动车组的车轮在郑州东站缓缓启动,8节车厢内同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这趟列车上的500多名乘客中,有一个“特殊”的体验团。说其“特殊”,是因为这个团体的所有成员,都是濮阳籍或在濮阳工作过的在职和离职的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共50余人。他们这次濮阳之行,既是一场体验之旅,又是一次“探亲之旅”。因为他们有的尽管离开濮阳多年,但仍然时时牵挂着这里的群众,关注着濮阳的发展,深深地眷恋着濮阳这块热土。
“我的家乡长垣以前也归濮阳管辖,我也算是一个濮阳人。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通车是濮阳乃至全省一件大喜事。”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郑高铁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网很重要的一部分,濮阳又是豫东北的门户,这条高铁的通车,对于中原城市群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等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对于着力提升濮阳城市能级和发展实力,变区域边沿为区域枢纽、开放前沿,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确保濮阳全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乘坐在高速飞驰的列车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公乐心潮澎湃。他说:“濮阳是我的家乡,我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如今,虽然已经离开濮阳18个年头,但一直都在关注着家乡的变化。近几年濮阳的发展势头很猛,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培育等都步入了‘快车道’。交通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我离开濮阳的时候,连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现在高速成网,还通了高铁。高铁不仅让家乡人出门更方便了,而且对于濮阳今后扩大对外开放、经济交流合作、人才引进等各方面都是一个大好机遇,希望能抓住这次机遇,让家乡发展得更快更好。”
提起交通,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以祥深有感触地说:“我离开濮阳快30年了,刚到濮阳工作的时候,这里的交通非常落后。有一次我在接待一位外商时,外商半开玩笑说‘从北京到濮阳所需要的时间,都能从北京飞到美国纽约了’。到了今天,才可以说濮阳的交通真的便利了。我乘坐这趟高铁之前,专门看了运行图,濮阳的高铁现在不仅能通到郑州和河南的其他城市,还能直达上海、广州、南京等地,未来还会和更多重要城市连通,这样就把濮阳融入了全国多个经济圈,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因此,今天也算遂了我一个多年的心愿,能亲身感受和体验这趟首发高铁,我太高兴了。”
“交通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太重要了。家乡濮阳地处三省交界,以前那么多年之所以徘徊不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交通落后拖了后腿。建市近40年不通国铁,更是咱们每个濮阳人心里的痛。”在济郑高铁首列复兴号动车开行之前,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夏清成和记者交谈时说,“现在濮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不仅圆了所有濮阳人的‘高铁梦’,而且更是濮阳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实现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当天,气温高达40℃,比气温更高的是这些老领导的热情。80岁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姜新莲退休后一直在郑州居住,虽然通知要求老领导们9时30分赶到郑州东站集合,但她8时30分就赶到了候车区。“通高铁是濮阳人期盼了多少年的梦想,得知被邀参加通车仪式当天的乘坐体验,我激动得觉都睡不着,所以一大早就赶来了,一定要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姜新莲高兴地说。
“我在濮阳工作了14年,早就把濮阳当成第二故乡。今天的通车仪式是濮阳一件大喜事,就是天气再热我也得来参加。”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高献涛对记者说。同姜新莲一样,他也是8时30分就来到了报到处。
G9206复兴号列车在不停地飞驰,体验团的领导们不停地互相交谈着濮阳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观看河南杂技集团《水秀》剧组的演员们在过道里即兴表演的杂技节目,不少领导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一切。车厢内谈笑风生、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而融洽。据记者了解,这次首发的G9206复兴号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列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动车之一,另外一列跑北京至武汉线路。
省审计厅原巡视员陈静激动地说:“我离开濮阳十几年,但一直关注着濮阳的变化。为了实现‘高铁梦’,有多少人为之接续奋斗了一年又一年。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无论对濮阳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老百姓的出行,都是一件大好事。衷心地为濮阳人民感到高兴,也祝愿濮阳的明天更美好,群众生活更幸福。”
幸福的旅途总是那么短暂。上午11时47分,G9206复兴号缓缓驶进濮阳东站。在市主要领导的陪同下,体验团的领导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濮阳东站。大家对濮阳东站的建设、布局和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以及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龙文化、黄河文化、石油文化等地标性文化元素赞不绝口。记者 贺德敬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