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回收利用。
连日来,我市各乡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组织人力、物力、机械,全力奋战“三夏”确保丰产丰收。
濮阳县海通乡
为顺利推动“三夏”生产,确保麦收和秋粮播种高效衔接,近日,濮阳县海通乡上下联动、周密部署,坚持宣传工作不落下、禁烧巡逻不放松、人员看管不松懈,以强有力的行动落实各项举措,有效防范秸秆焚烧现象。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该乡不断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将秸秆禁烧知识“送上门”,通过悬挂横幅、印发告知书、云广播、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努力做到宣传横幅悬挂到每条街巷,大喇叭响到村内各个角落,着力营造不敢烧、不想烧的浓厚氛围。
强化巡查管控,筑牢禁烧防线。该乡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班子成员包区、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包户的四级责任体系,确保人员到岗、工具到位。已设置固定岗点47个,建立乡村两级应急分队50 余支,落实灭火工具500余件、灭火车5辆。严格落实“蓝天卫士”监控平台24小时值守制和领导带班制,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坚决打赢“三夏”禁烧攻坚战。
强化信息服务,提供技术保障。该乡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收割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调配,有效引导农机合理流动,确保收割工作顺利进行。统筹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积极提供“送检下田”等服务,为外来收割机手提供通行、防疫、生活方面的便利,组建47支志愿服务队,有效应对麦收困难,为夏粮颗粒归仓保驾护航。
目前,海通乡辖区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做到颗粒归仓,全乡实现了禁烧零火点。刘刚山
机械化收割小麦。
濮阳县胡状镇
为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全力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近日,濮阳县胡状镇多措并举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秸秆禁烧工作中。
大力宣传教育。该镇集中人力、物力,综合运用村大喇叭、微信群、宣传页、宣传栏、宣传车、横幅等载体,大力开展全天候、全覆盖的秸秆禁烧宣传。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胡状镇“三夏”秸秆禁烧通告》,让秸秆禁烧政策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在全镇营造不敢烧、不能烧、不想烧的浓厚氛围。
压实主体责任。该镇加强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网格员全天候看管,采取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田地的分包责任制,对禁烧任务进行量化,层层分解到村到户,确保不留死角,做到每个地块有人盯、有人管、有人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狠抓巡查监督。该镇成立秸秆禁烧专项巡查组,全天候在田间地头开展巡查,发现秸秆禁烧现象及时制止,对工作不力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全镇配备洒水车2辆、旋耕机53辆,以及灭火扫帚、铁锹等应急物资设备,确保一旦出现火情,灭火机械能第一时间到达,彻底杜绝焚烧秸秆行为。
人防技防相结合。该镇充分利用“蓝天卫士”禁烧自动预警服务系统,由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提升禁烧管控的效率和水平。
鼓励秸秆综合利用。该镇向农户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理念,在有条件的村推广机械化粉碎还田。鼓励各村养殖户广泛使用秸秆饲料,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积极收集、联系秸秆收购点相关信息,拓宽秸秆处理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张利粉
南乐县谷金楼镇
夏收以来,南乐县谷金楼镇高度重视秸秆禁烧与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全民动员,多措并举,坚持疏堵结合,确保禁烧和夏收夏种夏管工作顺利开展。
抢抓农时,加快进度。该镇包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村干部按照田长制分包地块,积极组织群众抢墒播种, 保证农作物及时入地。同时,利用茬口转换之机,谋划调整种植结构,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科学组织,有序推进。该镇提前摸底联系各类种植机械,建立夏种微信群,及时发布农田收割情况,科学调度机械,组织各村电工做好农田用电、用水保障工作,保证收获一片、抢种一片、浇灌一片、管好一片。
联合执法,专项治理。该镇联合农业办、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执法队等部门,对辖区10余家农资门市进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爱心服务,做好帮扶。该镇充分组织人员和机械,成立党员突击队25支、“好邻居爱心团”47支,帮助因疫情无法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和老弱病残困难户做好夏种夏管工作。目前,志愿服务队已帮助农户完成1100余亩的夏种工作。
截至6月12日,全镇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夏种已完成3.3万亩,有效灌溉2.4万亩,为秋作物的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张少才
范县辛庄镇
6月份以来,麦收工作逐步展开,范县辛庄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三夏”生产,稳步推进秸秆禁烧等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三夏”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坚守在一线,当好“组织员”。该镇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当好“组织员”,带领广大镇村干部昼夜坚守在禁烧一线,共同筑牢秸秆禁烧工作防火墙。
站好先锋岗,当好“监督员”。秸秆禁烧工作中,该镇以党委带动、党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成立由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的秸秆禁烧网格化巡查小组。各村将党支部搬到秸秆禁烧一线,村“两委”带头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管好自家责任田。56个村党支部在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在收割现场提供服务,当好“监督员”,站好先锋岗。
戴好红袖章,当好“服务员”。该镇充分发挥秸秆禁烧网格化小组的强劲支援力量,56个行政村网格员、群众志愿者均佩戴红袖章,帮助孤寡老人按农时抢收小麦;对火灾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禁烧政策,严密巡逻排查火灾隐患。各村低保户、易返贫致贫户、公益岗人员均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中,争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营造了干群齐上阵的良好氛围。赵德宁
台前县城关镇
近日,台前县城关镇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该镇成立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将禁烧工作分解到村、到地块、到人头。设立秸秆禁烧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3名巡逻队员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毁一片田。
助推环境整治。该镇针对麦收期间道路上秸秆较多的问题,动员各村“两委”统一组织三轮车、拖拉机逐地块清运秸秆,做到麦收一亩、清运一亩。
强化宣传引导。该镇通过禁烧告知书、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工作微信群、横幅标语等媒介,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秸秆焚烧现象发生。
强化巡查督导。该镇纪委成立禁烧督导专班,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进行不定时巡查督导。对秸秆禁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力的行政村进行通报,建立问责台账,持续跟踪问效。
截至目前,该镇已准备秸秆清运车55辆,选聘禁烧巡逻队员367名,发放禁烧告知书3000余份,出动宣传车3台,悬挂横幅84余条。仝丽娜
志愿服务为麦收保驾护航。
清丰县双庙乡
为确保防疫、麦收“两不误”,近日,清丰县双庙乡积极谋划、提前行动,扎实有序高效做好“三夏”工作。
统筹到位,当好“三夏”工作“指导员”。该乡召开“三夏”工作专题部署会,增强“三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抢收抢种工作。同时,建立分管副乡长负总责、各包村干部具体抓、各村干部负责到户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全面摸排乡域种粮大户数量、机械数量和缺口数量,合理调度联合收割机及外援农机,科学安排互助帮扶,确保成熟一亩、收获一亩。
行动到位,当好“三夏”工作“统计员”。该乡对全乡收割机、配套农机具、机手人数等信息预先排查登记,并按照各村汇总的需求数量上报县里进行对接调配。每台小麦收割机需注册登记“农机物联码”并张贴在车身,收割作业前由农机手进行扫码,确认其为无风险人员,实现数字化防疫。同时,统计因疫情无法返乡收麦的农户及无劳动力农户家庭信息,方便后续开展帮扶工作。
宣传到位,当好“三夏”工作“宣传员”。该乡通过播放广播、转发微信群信息、张贴宣传页、播放宣传视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技术推广与政策解读,发放农药,并指导群众做好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赤霉病、条锈病、干热风防治工作。帮助农户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时刻提醒农机手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安全作业的自觉性。此次活动,全乡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农民群众现场咨询100余人次。
服务到位,当好“三夏”工作“服务员”。该乡开展“服务‘三夏’,暖心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由党员、网格员、村“两委”干部等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对因疫情无法返乡及无劳动力的农户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消除在外农户无法返乡的顾虑,确保全乡小麦抢收快收、应收尽收。张新杰
小麦丰收,颗粒归仓。
南乐县韩张镇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安全。今年以来,南乐县韩张镇高度重视麦田管理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采取“五抓五提”措施,确保全镇小麦丰产丰收。
抓强种子优选,提高种植标准。早在小麦播种时节,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就组成服务队,与县农业部门、农业专家积极对接,听取意见建议,结合镇情实际,严格甄选小麦品种,为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抓实技术指导,提高科技含量。每到关键时节,该镇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麦田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明白卡等方式,向农民群众传授播种规范、平衡施肥、灾情应对等种植知识,全面提高小麦种植科技含量。
抓强虫害防治,提高抗病能力。针对小麦生长的阶段性病虫草害,该镇甄选合适的农药,应用无人机等设备,提高喷洒效率。同时,组织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部门,严厉查处各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确保群众用上放心农资。
抓好田间管理,提升种植水平。该镇指导农民群众做好小麦冬前、春季和后期全过程田间管理,及时做好追肥、浇水、防治病虫草害、排涝等措施,实现小麦种植科学化、技术化。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排查田间水井、电力、水渠等农用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缮整改,为田间管理提供设施保障。
抓实夏收服务,提高粮食产量。临近小麦收割之际,该镇全面排查本地农机数量,积极联系外地农机,破解疫情防控异地作业难题,满足全镇收割需求;6个生产服务点设备齐全,8辆宣传车持续宣传,27支帮扶小分队随时待命,全力服务“三夏”生产。
截至目前,全镇4.3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亩均产量750公斤左右。国家统计局在该镇西韩固疃村进行的小麦实地调查,亩产量800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全面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为全镇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赵如坤
南乐县福堪镇
夏收工作开展以来,南乐县福堪镇坚持将“三夏”工作作为加强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的主战场,积极发挥干群力量,认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听民声、访民情、解难题、纾民困,帮助群众解决“三夏”生产中的难题。
6月12日,包区干部苗利民接到了崔宋村群众赵占英的求助电话:“我们的玉米种子和肥料都已经播种到地里了,早该浇水了,电工不给送电,没法浇水,再不送电,玉米种子都发不了芽了,领导帮我们解决一下难题吧!”其实当天早上,在接该此电话之前,崔宋村的90后村党支部书记崔益源刚向苗利民反映过这个问题,也正在处理这个问题。
原来,因为这片农田里还有3户群众20余亩小麦没有收割,不送电是为了防止浇地用电带来消防隐患,避免群众麦田受损。崔益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着催促这3户抓紧收割。可这3户家庭都只剩下留守老人,家中的年轻人都因疫情不能返乡参加麦收。他们本来计划小麦成熟后直接卖到粮食收购点,但由于小麦水分大,几家粮食收购点拒收。面对这个难题,3户家庭没有劳动力帮忙晾晒,只好停止了收割。
崔益源深知,如果这片小麦不收割,就达不到“哪块麦收完成,哪台变压器才能送电”的要求,会影响周边40余户340余亩农田的灌溉,不及时解决的话,不仅影响夏收,还会影响夏种。
了解情况后,镇村干部和相关农户实地查看,共同商讨解决措施。经多次与农户、收割机、粮食收购点沟通联系,决定由村“两委”干部和粮食收购点工人先帮助农户进行收割,然后将小麦晾晒至村内宽阔的广场处和粮食收购点,待达到收购条件后,再按照市场价格由村“两委”干部帮忙销售至粮食收购点。
目前,这20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实现了全村小麦颗粒归仓,群众也如愿地开始灌溉农田。据统计,该镇在“三夏”工作中,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帮助无劳动力和因疫情等原因不能返乡的200余户家庭抢收小麦700余亩,解决农机调配、物资购买等难题300余个。李政
图片摄影:刘刚山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