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濮阳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中铁十八局济郑高铁项目部负责人刘浩和他的员工们,对濮阳越来越不舍:“五年来,我们郑济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克服了环保、疫情等重大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我们和濮阳人民一起抗争洪水、防控疫情,结下了深厚友谊。尤其是在征地协调方面,我们得到了濮阳市各级政府的大力帮助和地方人民的理解支持。高铁马上就要通车了,作为济郑高铁建设者的一员,能够与濮阳人民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自豪。”
中铁十八局集团郑济项目部承建的济郑高铁44.906公里的站前工程。作为济郑高铁全线最长最大的一个标段,施工中,项目部员工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对新型设备、新型技术进行大量探索与研究,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为济郑高铁的建设和开通作出了卓越贡献。
济郑高铁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辛苦付出。2017年动工以来,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在中原大地修路架梁、铺轨建房,将高铁铁轨延伸到了濮阳。
承担濮阳东站站房建设任务的,是中铁建工集团的员工们。濮阳东站作为大型公共交通建筑,工程规模大、材料运输量大,施工中涉及多工种、多专业、多单位的交叉。自项目开工以来,中铁建工集团华北分公司配备了专业的BIM技术团队,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该项目屋面钢桁架吊装、异型雨棚柱及雨棚屋面木模板加工、劲性钢柱与钢筋连接等施工难题,才有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站站房。
东站站房建得漂亮,有建设者的功劳,更离不开设计者的贡献。围绕站房外观、内观设计,中铁设计集团公司济郑高铁项目的设计人员,对濮阳历史文化进行了充分调查,在广泛征求意见、论证的基础上,最后定下濮阳东站站房的设计理念——中华龙都,巨龙腾飞。站房内部设计,也融入了石油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等众多濮阳文化元素,使得整个濮阳东站造型成为济郑高铁各站房中一个较有特色的亮点。
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通车后,中铁三局还留在濮阳,继续负责济郑高铁濮阳至山东省界段架梁和铺轨工作。
6月13日,在南乐县境内进行架梁施工的中铁三局线桥公司第二分公司的职工们,冒着高温作业,一个个忙得衣服都湿透了。“工期紧,任务中,我们必须加班加点,才能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济郑高铁项目负责人温艳才说,“完成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铺轨任务后,队伍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濮阳至济南段的施工中,我们还得在濮阳停留一段时间,一直到济南至濮阳段高铁贯通。”
采访中,中铁三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建工、中铁设计济郑高铁项目的负责人汪洋、刘浩、杨忠良和涂跃彬均表示,濮阳对高铁的重视,濮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程度,是他们很少见到的,濮阳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想借媒体表达对濮阳人民的感谢。我们要说的是,我们更应该向你们说感谢,是你们,将高铁修到了濮阳人民家门口,濮阳人民将永远铭记。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