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与人民群众“零距离”
—— 我市着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市域典范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30 07:46:15   

年度民生实事实行差额票决,开启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新模式;

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架起“民意直通车”,群众关注的立法热点问题被广泛采纳;

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风清气正、人民满意,成为我市400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火热实践。

…………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主渠道作用,把群众呼声作为人大依法履职的风向标和动力源,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我们广泛征求、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每一个决议决定、每一次监督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5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说。

“开门立法”,让公众参与立法过程

我市始终坚持“开门立法”,将公众参与融入法规立项、起草、审议、实施的全过程。

据了解,在《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共开展调研18次,召开各类座谈会25次,公开征求意见6次,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328条,让立法与民意同频共振,凝聚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我市“开门立法”经验被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从立法计划编制到法规草案的起草,从发挥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到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都主动发声,不断扩大代表、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使‘党言党语’和‘民言民语’转变成‘法言法语’,让基层群众声音直达立法机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天阳介绍。

“开门监督”,让民意引领工作指向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群众关切作为履职行权的着力点,建立健全年度监督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议题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制度,让民意引领工作指向。

通过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民意渠道,把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在全省率先建立“人大主任·公民代表面对面”制度,邀请基层人大代表、公民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先后就“白色污染”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题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回应群众关切;

——建立民主参与预算审查制度,组织代表提前介入审查政府预算草案,探索建立公众全程参与模式,使财政资金安排更加体现民意、更加公开透明;

——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关键作用,完善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的“双领双办一测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努力做到过程和结果双满意、办理质量和代表满意度双提升;

——围绕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教育“双减”问题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教育“双减”工作的意见建议,会后以书面形式交市政府办理,办理结果向群众反馈。这项工作被教育部推介。

“开门问计”,让民生满载群众期盼

以民声促民生:今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产生方式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我市年度民生实事首次采取人大代表票决制,这一举措,形成了群众参与、政府提出、代表票决、部门办理、人大监督的创新机制,使民声民意在重大民生项目决策、实施、监督、评价等全过程中得以体现。

“在决策时,代表通过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将群众关心的实事项目赋予法定效力。通过后,我们持续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的跟踪监督,紧盯进度、狠抓落实,确保把实事办实办好,让代表满意、群众满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宏说。记者 王庆红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