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今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其中,违规吃喝问题较为突出,位列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总数第二位。通报数据表明,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大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顿饭、一杯酒等具体问题抓起,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狠刹吃喝歪风,开启了作风建设历史新篇章。十九大以来,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基础上,纠治工作向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转变,向树新风发展,“舌尖上的腐败”“酒桌上的应酬”进一步得到有力遏制,极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明目张胆的违规吃喝少了,但改头换面的“吃喝风”隐形变异仍然禁而未绝。主体隐蔽、花样翻新、地点转暗、结算复杂成为违规吃喝的新特点。比如:有的把就餐地点转移到由私人住宅改造、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隐蔽场所;有的假借学习考察之名,组织宴请或接受企业接待;有的在吃喝方式上极力伪装,控制陪餐人员为“自己人”;有的打着联络感情、增强交往的名义,由老板组局买单;有的将公务接待费与职工餐费、工会经费、培训经费等混在一起,以看似合规的形式掩盖违规吃喝问题。不管这些“饭局”如何变换花样,它的背后始终离不开权力勾兑、利益输送的驱使,离不开享受奢靡、享有权力的快感使然,离不开“朋友关”“面子情”的裹挟,离不开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作祟。所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局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局”,这个“局”就是围猎干部的局、权力寻租的局、营造圈子的局。如果得不到遏制,必然产生腐败问题,对此要保持高度清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违规吃喝须臾不能放松,必须横下一条心,拿出一股劲,坚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突出监督重点,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把“危险的人”盯住,把“重要节点”盯紧,抓好监督检查,持续正风肃纪,坚决堵住违规吃喝的“口”;要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信访、巡察、媒体反映、群众举报、大数据信息等,着力破解“发现难”等问题,坚决断掉违规吃喝的“路”;要严肃追责问责,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情节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加大通报曝光力度,让违纪者付出沉重代价,坚决砸掉违规吃喝的“局”;要深化以案促改,推动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补齐公款报销、公务接待等方面的制度短板,坚决掐掉违规吃喝的“钱”。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