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人人持证”起跑 技能赛道竞速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18 06:30:01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我市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持证1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万人,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57%。

“硬核支撑”推动高水平就业创业,“多点开花”打造高价值职技品牌,“以技赋能”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这项重要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我市坚持锚定“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突出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聚焦培训、持证、就业、增收等关键环节,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人才质量红利转变,持续释放出技能赛道上的民生福利。

证书在手 高薪不愁 持证求职助增收

“免费培训拿到证书后更方便找工作了,现在比之前打散工每月多挣2000块钱呢。”市人社局技能家政服务员培训班结业学员表示,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不仅富了头脑,还鼓了口袋。求职者拿证求职,毕业生拿证毕业,在职者拿证升职加薪,“人人持证”成了我市就业市场上的一股新风尚。

强化技能培训,多点开花。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我市广泛开展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保育员、物业管理员、快递员、互联网营销员“六大员”培训,年培训达34500人次,通过技能大赛涌现出大批“金牌月嫂”“金牌家政”,并通过发放6266万元培训补贴惠民13.65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211.73%,位全省第一。

强化院校供给,扩面提质。在持续发挥民办院校作用的基础上,我市把职业院校纳入社会培训范畴并作为主阵地,把高职高专、技师学院毕业生纳入重点培训对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培养,全年培训毕业学年学生、其他未就业学生8120人次,实现毕业即持证、100%有各类证书,提高了我市高职高专、技师学院毕业生的含金量和就业率。

强化优势培育,打响品牌。我市坚持突出区域特色优势,围绕动能转换、链条延伸等培育“濮阳化工”,围绕文明形体、美好生活等培育“濮阳美发”,围绕传统制造、材料升级等培育“中原焊工”,围绕服务家庭、健康照护等培育“龙乡家政”,围绕沿黄美食、特色小吃等培育“濮阳味道”,围绕“立足濮阳、放眼世界”“买全球卖全球”等培育“濮上网红”,把具有濮阳特色的人力资源品牌打造成了闪亮的“就业名片”。

技能立身 企业生金 人才培育增动力

“‘助企强技’真是一场‘及时雨’,帮助我们解决了因技术升级、设备更新造成企业技术性、技能性人才紧缺的难题。”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市融合推进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和“万人助万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实现了技能变动能、转型增活力。

企业点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菜单式”助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实行精准施策、按需下单,打造规模化、体系化、精品化培训模式,全年定向、定岗为企业输送2.5万名技能人才,培训新型学徒制2329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25万人,形成产业集聚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延链、补链、强链“全链条”推进。围绕以工促训、以训促技培育链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招工既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模式,通过青年技能提升行动和企业职工技能等级认定打开技能通道,不断提升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以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吸引人才入濮驻濮,实现高技能人才递增。

产业、企业、专业、就业、职业“五大业”联动。我市坚持把推进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攻方向,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锚定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开展前沿科技应用、先进操作法、新工艺等培训,全面提升一线职工职业素养和操作水平,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面对新形势、响应新号召,我市将继续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进终身职业培训常态化、需求对接精准化、资源聚集分享平台化、学习方式个性化、过程监管数字化,以人才强市、以技能兴业,着力打造技能持证“濮阳模式”,打造助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新高地。记者 刘阳 通讯员 李二杰




责任编辑:刘循源